近日,一場正在泰國緊張實施的救援行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由于持續降雨,一支名叫“野豬”的泰國少年足球隊12名隊員和1名教練在泰國北部青萊府美塞縣魯昂的巖洞內被困。消息傳出后,泰國政府、部隊、志愿者等迅速展開救援,來自中、英、美、日、老、緬、澳等7國的國際救援隊也先后趕到,提供專業支持。在各方齊心協力的努力下,受困人員終于在失蹤9天后被成功找到,并確認暫無大礙。盡管由于天氣等原因,受困人員還無法立即脫困,但泰國國王已將本次救援稱為“野外救援的行動教科書”,對包括外國救援者在內的所有救援人員表達了欽佩和敬意。
該巖洞位于泰國北部、泰緬邊境處,全長約8000米,內部結構復雜,內有以泰國著名景點“芭提雅海灘”命名的巨大溶洞。由于持續下雨,多個通道及溶洞被洪水淹沒。12名球員都是11歲至16歲的少年,他們與一名25歲的教練于6月23日足球訓練后進入巖洞,洞口隨后被洪水淹沒。得知消息后,泰國方面高度重視,立即展開救援。先后出動上千名士兵、數十名潛水員、9架直升機、一架運輸機、13輛救護車及數十臺排水泵等參與救援。
救援行動分成“人員尋獲”“身體恢復”“援救出洞”三個階段。6月24日晚,泰國海豹突擊隊就抵達現場,并于凌晨首次潛入洞內。盡管救援人員一直在努力排水,但由于持續降雨、水體渾濁、缺乏光照等原因,搜救行動進展緩慢。因此,救援隊伍首先在洞內的開闊地帶建立了前方指揮部,儲備了救生、潛水設備,以及食品和醫療用品等。此外,除直接從洞口進入外,救援人員還出動了直升機和無人機,尋找其他進洞的可能性,但進展不大。
救援行動很快成為泰國全國關注的焦點,新聞媒體抵達現場報道,很多學校、寺廟都在舉行守夜活動,社交媒體持續關注,周邊居民自愿到搜救營地提供后勤保障。同時,泰國方面也開始請求各國救援力量提供支持。
6月29日,中國駐泰國使館發布消息,中國救援隊一行6人,將攜帶包括水下機器人、潛水設備和三維成像儀等設備于當晚先期抵達現場。該救援隊隸屬于擁有多國救援經驗的北京平瀾公益基金會。消息中還表示,中國駐泰國使館密切關注工作進展,隨時準備提供進一步協助。“我們和泰國人民一起,期待足球少年們和教練早日歸來。”此后,中國綠舟應急救援促進中心5名隊員也抵達現場,通過山體洞穴勘察等方式參與搜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中國民間救援人員自發參與到泰國失蹤人員搜救行動中去,印證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更說明了“中泰一家親”。
當地時間7月2日晚10時左右,英國救援隊員在距離“芭提雅海灘”約400米的位置,終于發現了被困的小隊員們和他們的教練。他們擠坐在一處高出水面的斜坡上,看上去雖然有些疲憊和虛弱,但身體和精神狀況尚好。泰國總理巴育聽聞消息后表示非常欣慰,對所有救援人員表示感謝。他說,這是所有人團結一心的必然結果,參與救援的每一個人都值得稱贊。
目前,受困人員生命安全暫無大礙。但是,何時能被安全救出尚不可知。搜救專家分析,最壞的估計是,等雨季結束、水勢下降,可能需要4個月的時間。但隨著時間的延長,洞內水位上升,受困者發生感染的風險將加大。另一種可行方案是,待受困者體力恢復之后,可以培訓受困人員潛水出洞,如果順利,可能2天至3天就可脫困。但是如此復雜的溶洞結構、強大的水流、低能見度,以及至少2.5公里的游泳距離,對于初學者顯然難度很大。目前,多名潛水員和醫生正陪伴在受困者身邊照顧他們,并開始教他們游泳和潛水,未來可能根據身體狀況等情況分批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