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8月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表示,如果到9月15日TikTok還沒有收購,該應用程序將在美國被禁用,因此,留給TikTok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而上周日,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Mike Pompeo)聲稱,中國的一些科技公司“直接向中國提供數據”。
那么,下一個可能在美國被禁的會是誰?
最明顯的目標是騰訊的微信,因為這是除了TikTok之外,唯一被蓬佩奧點名的產品。
盡管微信被描述為一個社交網絡,但它實際上遠不止于此。除了消息傳遞和其他社交活動之外,它還提供微信支付、小程序、查找日期和獲取新聞。微信擁有超過10億的活躍用戶。
它還被視為中國內部監控系統的一個關鍵工具,因為它要求被指控傳播惡意謠言的國內用戶注冊面部掃描和聲紋。但除此之外,據說中國經常使用它來為海外華人進行宣傳。
今年初,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智庫舉辦了一場研討會,討論了該應用內在日常生活中被用來推薦度假目的地、餐廳等,但在關鍵時刻轉而傳播符合中國政府思維的政治信息。與此同時,加拿大公民實驗室(Citizen Lab)的安全研究人員最近進行了一項研究,詳細說明了在非中國注冊用戶之間傳輸的文件和圖像如何被篩選,以尋找中國當局認為具有政治敏感性的內容。它沒有發現有任何數據被屏蔽,但暗示收集的數據被用于改進中國國內的審查工作。騰訊此前曾表示,微信國際用戶共享的所有內容都是保密的。
印度的清單值得參考
印度此前禁止了59個與中國有關的應用,理由是它們威脅到該國的“主權和安全”。它的名單可能會暗示其他哪些中國應用程序可能在美國也會被禁止。
TikTok和微信榜上有名,其他的應用還包括:百度地圖和百度翻譯;微博;《列王的紛爭》和《無盡傳奇》兩款電子游戲;掃描全能王和騰訊郵箱。
盡管這些引用被禁起初是由于中印在邊界問題上的爭議。但一位專家表示,幫助本土軟件開發人員的愿望,而不是“真正的安全擔憂”,可能才是做出這一決定的一個因素。倫敦智庫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高級研究員Gareth Price評論道:“他們顯然試圖發出的信號是,印度已經受夠了中國,希望與中國脫鉤。”
無論如何,這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據印度當地媒體報道,政府正考慮進一步禁止275款應用,其中一些可能是美國用戶更熟悉的應用,包括:全球速賣通,中國在線零售巨頭阿里巴巴的一個面向全球的網購平臺;網易的電子游戲,該公司發行了多款漫威超級英雄的游戲;騰訊游戲,其中包括絕地求生等;手機制造商小米的各種應用程序。
印度媒體暗示,芬蘭游戲《部落沖突》(Clash of Clans)的開發商Supercell也可能在印度被禁,理由是騰訊在該業務中持有大量股份。
如果美國效仿這一做法,《英雄聯盟》的發行商Riot Games和Fortnite的制造商Epic Games或許也會受到騰訊的牽連。
面部識別技術被點名
蓬佩奧還表示,收集面部識別模式的軟件值得關注。盡管他沒有提到任何產品的名字,但許多中國公司都在生產這類產品。
社交網站快手和美容應用YouCam Makeup(玩美彩妝)都使用人臉識別算法,它們都是被印度禁止的中國應用。
但這不是美國第一次對中國企業進行限制。
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里,特朗普政府將數十家中國公司列入了經濟黑名單,限制這些公司在沒有政府批準的情況下購買美國技術。而當時中方回應稱,中方堅決反對此舉。“我們敦促美國糾正錯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這些公司包括:網絡安全公司奇虎360;制作錄像設備的東方網力科技公司;語音識別服務提供商科大訊飛;兩家面部識別工具提供商Megvii(曠視科技)和Sensetime(商湯科技)。
華人企業家也受到影響,Zoom停止在中國服務
Zoom是另一種可能存在問題的服務。
Zoom是由美國華人企業家袁征創立的。該公司曾因過去“錯誤地”通過設在中國的計算機服務器撥打一些電話,以及關閉了曾主持批評中國政府活動的賬戶而受到批評。
該公司宣布,將停止直接向中國用戶提供服務,而是通過當地合作伙伴提供服務。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已通知客戶,這項規定將于8月23日生效。”
這一時機很難確認是否是巧合,但與中國有關的科技公司都在努力采取各種措施,不愿讓美國有任何機會質疑他們未來科技的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