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打折促銷并不算什么新聞。以前,恒大每年都會打折促銷。只不過,這次打折力度之大實屬罕見。回顧以往的恒大的折扣力度,對外公開的最大折扣力度也是75折,只有通過內部關系才能拿到更低折扣力度的房源。而這次對外直接以報價7折優惠創下歷史最高折扣力度記錄。而且,在此基礎上還能進一步優惠。
根據這次恒大的整體折扣力度,如果在原有7折基礎上再額外享受最高88折的優惠力度,那就等于最高能享受6折左右的優惠。
這樣的折扣力度實屬罕見,即使是以前的各種促銷地產商活動也是絕無僅有的。像恒大這樣的房地產巨頭都開始瘋狂降價了,房價是不是要跌了呢?
對此,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解釋稱,對于恒大此次創紀錄的打折銷售,需要從三方面考慮。
此次從恒大的營銷策略來說,有三個方面內容。
第一、對于銷售目標依然抓得很緊,尤其是月度銷售1000億的規模,其實也說明依然希望做大銷售規模。這個目標過去應該說沒有房企實現過,所以恒大此類銷售若是成功,也客觀上實現了突破。對于“月銷千億”的目標,值得期待。
第二、此次銷售提出了全國樓盤7折的優惠。若是對比今年一季度疫情期間恒大的營銷策略,當時最多也是位于了75折的優惠,所以這說明恒大在折扣力度上進一步放大,充分說明降價去庫存的導向。
第三、各類優惠活動不斷,比如說網上認購抵扣房款、額外折扣、特價房源、免收物業費等,其實都有助于實現更大的客戶關注,進而形成較大的市場影響力。
根據中梁地產數據顯示,恒大的債務比重非常之大。今年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全行業沉寂,銷售情況并不理想,資金回籠速度有待提高。
最重要的一點是,恒大在明年,至少將有1.1萬億的到期債務。
根據恒大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12月31日,未來1年內到期需要支付的金額為1.1萬多元。而且,未來5年總計需要支付的金額高達1.6萬億。
這意味著,恒大需要盡快優化自己的現金流,及時消除剛性兌付壓力。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恒大這次不遺余力的加速去庫存,回籠資金。
那么,恒大的此次放血大促銷是否會帶動其他房地產商跟風降價銷售呢?這個答案恐怕會令廣大吃瓜群眾失望。在廣大吃瓜群眾看來,當然都希望房價盡快下跌,自己能夠借勢買房。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根據保利投顧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房地產住宅用地成交量雖然有所下降,但價格卻沒有什么松動。
可以看到,疫情對于價格的影響程度極其有限,甚至可以說疫情對于房地產價格幾乎沒有影響。
那么,國內房價堅挺的理由是什么呢?這就需要結合國內的金融系統來討論。
眾所周知,房地產與金融體系的捆綁關系十分密切。有很多資本通過各種名目流通房地產行業。
8月16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黨委書記,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副行長郭樹清在《求是》雜志上發表題為《堅定不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文章,郭樹清在文中提到房地產泡沫風險:“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遏制。房地產泡沫是威脅金融安全的最大‘灰犀牛’。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根據‘房住不炒’和‘一城一策’精神,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嚴防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言下之意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房地產金融化情況很嚴重。
由于房地產金融化導致金融體系內部抵押資產規模膨脹,金融體系的安全與房價變化直接掛鉤。這就等于是房價綁架了整個金融體系,如果房價下跌過多就會導致整個金融體系發生系統性危機。
而系統性危機一旦爆發,就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整個經濟將受到巨大沖擊。所以,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是經濟穩定發展的前提。
所以,為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無論怎么樣,房價也不能大跌。
此外,國內很多地方政府依舊對于土地財政十分依賴。在經濟依舊依靠財政投資托底的情況下,圍繞土地的地方財政模式不可能發生重大變化。自然,對于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也會加大力度。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對于房地產的調控將放松。事實上,對于房地產的調控正在收緊。
據《經濟參考報》8月28日報道,現在對于房地產商有“三條紅線”: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于70%;凈負債率不得大于100%;現金短債比不得小于1倍。
而且,房地產企業被分為四檔進行管理:若上述三項指標全部“踩線”,有息負債不得增加;若指標中兩項“踩線”,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若只有一項“踩線”,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可放寬至10%;若全部指標符合監管層要求,則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可放寬至15%。
今年8月底,12家試點房企被住建部和央行請到北京喝茶聊天。這12家房地產企業分別是:碧桂園、恒大、萬科、融創、中梁、保利、新城、中海、華僑城、綠地、華潤和陽光城。
從官方調控的態度看,對于房價的走勢,官方希望是不漲也不跌,就橫在那,等到經濟復蘇后,自內向外逐步填補原先房地產金融化所形成的泡沫,繼而實現軟著陸。
綜上,恒大此次瘋狂打折促銷,更多的是因為企業個體原因,不具備行業代表性。當然,這次政策的變動將帶動一批房地產商強制貫徹政策,從而被迫在短期內加快去庫存。而在這輪去庫存中,由于時間有限,降價現象的出現并不奇怪。但這僅僅是短期現象,不具備長期效應。未來的房價還是將在可控范圍內,小幅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