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記者據Wind梳理發現,年初至9月中旬,主承銷商承銷金額方面,中信建投拿下近兩成市場份額,募集資金體量達653.78億元,遠超第二、第三位的中金公司(383.3億元)、中信證券(287.95億元);承銷數量上,上述時段內,中信建投、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均參與了超過20個項目的首發。
“三中”依舊強勢。但部分老牌券商、中小券商也表現不俗。年初至9月中旬,民生證券參與了10個以上的首發承銷保薦項目,以17個首發項目、5.82%市場份額的表現,由去年的第15名躍升至目前的第4名。
在創業板注冊制項目中,東莞證券、華創證券、國元證券、華龍證券等中小券商亦有項目亮相。
“三中”三足鼎立
募資總額達532億元,中芯國際(688981.SH)是年初至今上市企業中募資額最大的一家,京滬高鐵(306.74億元)次之。奇安信、凱賽生物、康希諾募資額均在50億元左右。
這些IPO大單被哪些券商拿下?“三中”三足鼎立。
年初至今IPO募資前十位公司的主承銷商名單中,中信證券的身影出現了5次,其不僅作為凱賽生物、石頭科技的獨家保薦承銷商,還參與了京滬高鐵、康希諾、孚能科技的聯合承銷。
中金公司是華潤微的獨家承銷商,且參與了募資前十里的4個項目的聯合承銷,包括中芯國際、京滬高鐵兩個“巨無霸”企業的上市承銷。
募資總額前三位公司的主承銷商名單中均有中信建投,其中,中信建投是奇安信的獨家承銷商。
值得一提的是,國金證券是公牛集團的獨家保薦承銷商,東吳證券則參與了孚能科技的聯合承銷。
民生、光大、興業承銷數量大增
整體來看,主承銷商承銷金額方面,年初至9月中旬,券商參與的首發項目里,中信建投拿下近兩成市場份額,募集資金體量達653.78億元,遠超第二、第三位的中金公司、中信證券。
上述三甲及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即包攬了市場半數份額。承銷金額排在前十的還有國金證券、華泰聯合、招商證券以及摩根士丹利華鑫。
從承銷收入(首發)來看,三甲地位依舊穩固。年初至9月中旬,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首發承銷收入均超過10億元。民生證券、國金證券亦進入前十之列。
從承銷數量來看,年初至9月中旬(按上市日),中信建投、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均參與了超過20個項目的首發,其中中信建投以24家、數量占比8.22%排在首位。民生證券、海通證券、國金證券、國泰君安等亦進入前十之列,均參與了10家以上的首發承銷保薦。
記者對比去年同期數據發現,民生證券、光大證券、興業證券投行表現出眾,在今年躋身前十,其中,民生證券以17個首發項目、5.82%數量占比的表現,由去年的第15名躍升至目前的第4名,而去年同期,民生證券僅有3個首發項目。此外,較之去年,國金證券、國信證券、東興證券今年參與保薦承銷的首發項目數量下滑,跌出前十之列。
中小券商抓住創業板注冊制機遇
目前已有超過30家企業在注冊制發行方式下實現創業板上市,背后的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名單里,除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等龍頭老將外,還出現部分中小券商的身影。
東莞證券參與了卡倍億、迦南智能、C惠云的創業板IPO獨家承銷保薦,華創證券是海昌新材的獨家保薦承銷商,國元證券、華龍證券、東吳證券、東方證券亦有承銷保薦創業板IPO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