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在上證綜指下跌1.29%的情況下,券商板塊逆市上漲0.97%,兩家安徽籍券商華安證券、國元證券表現強勁,國元證券強勢封板,華安證券緊隨其后漲8%。
實際上,年內券商股的幾次漲勢都與合并傳聞或者“官宣”有關。在監管層提出鼓勵市場化并購重組等舉措打造航母券商的背景下,今年以來,券業并購傳聞屢見不鮮,涉及中信證券、中信建投、第一創業、國元證券、華安證券等。而就在9月20日,國聯證券公告稱正籌劃吸收合并國金證券后,券業并購話題再度被推上風口浪尖。
國元證券強勢封板
華安證券漲8%
今日,兩家安徽籍券商股華安證券、國元證券的“同步異動”再次引發市場猜想。
此前,市場一直有國元證券與華安證券的合并的傳聞。國元證券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多次回應關于是否會與華安證券合并的問題時表示,“目前公司并無與華安證券的并購計劃,公司若有相關并購重組計劃將會及時進行公告。”
對此,華安證券在上證E互動平臺同樣多次回應稱,“截至目前,公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據“金融1號院”了解,國元證券、華安證券所屬區域均在安徽省合肥市,兩家券商的最終控制方均是安徽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安徽省國資委”)。華安證券的控股股東為安徽省國有資本運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25.1%。國元證券控股股東為安徽國元金融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元金控”),持股比例為21.43%;同時,國元證券第二大股東安徽國元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元信托”)與國元金控互為一致行動人,國元信托持有國元證券13.54%的股份。
華西證券總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長魏濤表示, “目前,大型綜合類券商對江浙滬皖(尤其是安徽)的重視程度提升,對國元證券在皖客戶和項目資源競爭加大的風險;安徽省國資委在金融領域布局過程中,對同轄區的華安證券和國元證券的考量,或將影響國元證券發展戰略,是機遇也是挑戰。”
合并傳聞不斷
相關券商股價異動
今年,券商間的合并傳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澄清也是一輪接一輪。而面對不論是傳聞還是澄清,有股民調侃“我不管,你先漲停再說”。 最受關注當屬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的合并傳聞,中信建投已經三次就該類傳聞進行澄清。 4月14日,有媒體報道稱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以及兩家公司主要股東中信集團和中央匯金等,正就兩家證券公司合并的可能性進行研究。對此,中信證券、中信建投當晚雙雙發布澄清公告,表示公司也不存在應披露未披露的信息。而在,4月14日-16日三個交易日內,中信建投的股價漲幅位列券商股第一,漲近20%,中信證券上漲6.29%,僅次于中信建投。
7月2日,有報道稱,中信證券母公司中信集團將向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購買中信建投股權,以此推動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的合并,該計劃已獲兩家證券公司黨委批準。兩家券商于7月3日晚間再次發布澄清公告。7月5日晚間,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又同步發布了對上海證券交易所監管工作函的回復公告。至此,7月2日-6日三個交易日,中信建投股價上漲了32.93%,中信證券漲了27.59%。
第三次澄清出現在8月初,因公司主要負責人涉及職務變動等消息發布,中信建投再一次“上熱搜”,隨之而來的是股價異動。8月6日中信建投股價上漲9.24%、8月7日上漲3.64%、8月10日上漲8.41%,連續3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達到20%。8月10日晚間,中信建投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當時,中信建投的總市值一度超越中信證券,成為新一任券業“市值一哥”。
此后不久的8月13日,市場又傳聞稱第一創業與首創證券將合并,兩家公司的合并最早可能在今年敲定,該消息直接助推當日第一創業股價至漲停,三個交易日上漲14.73%,此后兩家公司也都發布澄清公告。
不可否認合并傳聞對股價的助推,處于新聞熱點話題中的上市券商市場表現都不錯。今年以來,中信建投的股價漲幅超70%,中信證券、第一創業的股價漲幅也均超20%。同時,國聯證券、國金證券“官宣”合并的第二日,也就是9月21日,雖然兩家券商A股停牌,但國聯證券H股當日開盤大漲超70%,截至當日收盤,漲幅為35.85%。
信達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王舫朝表示, “當前時點是全年投資非銀的最佳時機。市場風格大概率回歸經濟企穩主線。低估值券商具備相當強的配置價值。同時,資本市場改革加速推進,利好政策有序落地,券商行業迎來發展的歷史性機遇,繼續看好券商板塊,攻守兼備。”
券業有望掀起
新一輪并購潮
近年來不乏券商并購重組案例,從中信證券收購廣州證券,到天風證券與恒泰證券的橫向聯合,再到國聯證券正籌劃吸收合并國金證券,證券業并購整合已開始提速。
“通過外生并購、頭部券商強強聯合的方式是打造航母級券商的捷徑,將助推我國證券行業快速做大做強,快速提升資本市場直融功能與系統重要性。頭部券商間并購符合監管引導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整體思路,并有望獲監管的鼎力支持,我國證券行業也有望掀起新一輪的強強并購浪潮,加速頭部集中化趨勢,加劇行業內部分化,強者愈強,重點利好頭部券商。”東方證券分析師唐子佩認為。
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赟在接受“金融1號院”記者采訪時表示: “由于券商服務同質化嚴重,做大規模已成為在競爭中取勝的最重要途徑,大型券商很可能會通過多種途徑來收購其他券商。”
“同時,本次國聯證券及國金證券的并購也為中小券商轉型發展帶來一定的借鑒意義,國有背景中小券商可更加關注行業內其他民營券商的并購整合機會。”財信證券分析師滕毅表示。
對于未來國內券商整合的方向,國際新經濟研究院經濟行為與中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鄭磊在接受“金融1號院”采訪時表示:“一類像是國聯證券吸收合并國金證券,隨著金控集團的清理整頓,一些民營股東退出從而留下并購機會;另一類是強強聯合,打造大型國際性‘航母券商’;還有一類是中小券商之間的‘抱團取暖’和‘優化組合’,也不排除一些弱勢券商被重組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