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證監會黨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其中強調,以注冊制改革帶動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完善。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穩步推進各環節關鍵制度創新,加快構建有利于注冊制實施的監管體系,逐步構建起各類市場主體歸位盡責、誠信自律的良性循環生態鏈。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以注冊制改革帶動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完善,需要一系列法律法規以及制度的協調和配合,而在這個過程中,各個市場主體只有歸位盡責,誠信自律,才能建立良好的循環生態鏈,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構建起市場主體歸位盡責、誠信自律的良性循環生態鏈,需要更加細化各個領域的監管規則,并分別加強正反兩方面的激勵和懲罰機制。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建立多位一體的監管生態鏈尤其重要,要發揮各類市場主體的能動性,讓各類市場主體自己監督市場運行,利用好市場的自我凈化能力。
“中介機構是資本市場的‘看門人’,隨著注冊制改革的深入推進,中介機構的責任越來越重要,必須嚴守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底線要求。但實踐中,有的中介機構履職盡責不到位,把關不嚴,看門人作用缺失,破壞了資本市場秩序。”郭一鳴說。
證監會8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累計新增中介機構違法案件10起,其中涉及審計機構8起,保薦機構1起,評估師事務所1起。
陶金表示,從監管來看,要對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讓其付出足夠的代價,這是促使中介機構歸位盡責、誠信自律的驅動力。同時,加大監管力度和細化監管網,及時捕獲中介機構弄虛作假、信息披露違規等行為。從中介機構內部管理看,建立全面的內控制度和互相監督管理的審查制度建設,也有必要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