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文字實錄:
記者:經貿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國際貿易與投資大幅萎縮,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實現了逆勢增長。請介紹一下我國與沿線國家外貿及海關推進工作情況。謝謝。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謝謝您的提問。前三季度,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進出口6.75萬億元,增長1.5%。其中,出口3.85萬億元,增長2.8%;進口2.9萬億元,下降0.3%。對部分主要貿易國家進出口實現了較快增長。如對越南、土耳其、波蘭、泰國進出口分別增長18.5%、17.1%、13%、10.9%。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出口2.12萬億元,增長8%,占同期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總值的55%。其中,集成電路、手機、家電出口分別增長18.2%、15.1%、22.7%,勞動密集型產品、農產品出口分別增長0.3%、6.6%。進口商品中,機電產品進口9168.9億元,增長12%,占同期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總值的31.6%。此外,農產品、鐵礦砂進口分別增長11.2%、34.5%。這是基本數據的情況。
今年以來,海關總署深入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貢獻海關智慧。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全力推廣“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合作理念。中國海關提出了以智能化海關建設為核心的“三智”國際海關合作新理念,推動與其他國家(地區)海關檢驗檢疫合作再上新臺階。目前,“三智”相關項目已先行先試,并取得階段性成果。下一步,海關將夯實“三智”理念的工作基礎,全方位推進“三智”的先行先試合作項目落地,并盡快取得早期收獲。
二是深化疫情應對合作。中國海關與沿線30多個國家交流疫情口岸防控經驗,并推進與俄羅斯、老撾、緬甸、新加坡等國家簽署國境衛生檢疫合作協議。同時,與柬埔寨、新加坡、緬甸等國建立應對疫情緊急熱線聯系機制,就疫情形勢、重大政策舉措等保持及時交流。疫情期間,海關還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采購防疫物資實施了快速通關驗放措施。
三是大力推進中歐班列發展。中國海關出臺了支持中歐班列發展的十項措施,允許企業自主選擇通關模式,支持開展以鐵路運輸為紐帶的多式聯運業務,支持利用中歐班列開展跨境電商、快件、郵件運輸業務,指導企業運用中歐班列通道化解疫情影響。
四是積極支持推進AEO互認合作。中國海關通過各種靈活方式,全力推進AEO國際互認工作。截至目前,已與歐盟、日本、韓國等15個經濟體簽署了互認安排,涵蓋了42個國家(地區),占AEO制度國家(地區)的50%,其中包括19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