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以來,新能源汽車表現搶眼,4月1日,截至10月16日,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上漲57.23%,僅次于中證醫藥衛生、主要消費兩個行業。尤其是國慶節后,新能源汽車指數接連大漲。對此,融通新能源汽車基金經理王迪分析,近期大漲,主要是國慶期間三個維度的數據均表現良好。其一,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預期增長,大眾的ID4新車開始在歐洲交付。其二,特斯拉多款車型繼續在國內降價搶市場。其三,國內9月銷量也出現了明顯恢復,造車新勢力小鵬、理想、蔚來表現搶眼。三個維度趨勢均向上,并且馬上迎來上市公司三季報,新能源汽車板塊的業績也將明顯恢復。政策層面也恰逢歐盟討論進一步提高減排計劃,讓投資者看到了歐洲堅定的新能源化決心。
對于行業未來前景的判斷,王迪持相對樂觀的態度,他分析,國內的政策未來2-3年已經明確,隨著優質車型的推出和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不斷提高,國內的銷量預計會逐步提升;歐洲市場的快速增長是很大的亮點,碳排放法規的硬性要求,加上超強的補貼力度,會促使歐洲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快速提升;另外,特斯拉也會進一步提高整個產業鏈的繁榮,所以總體來講,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逐步正常化,波動率會相對降低。
新能源汽車板塊節節走高,估值也隨之提升。王迪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市場對新能源汽車長期發展潛力巨大的一致預期,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都還在個位數,隨著成本的下降、技術成熟、標桿性車型的推出,未來滲透率的提升空間的確是巨大的。
王迪認為,從新能源汽車板塊歷史走勢來看,估值并不是新能源汽車板塊的核心影響因素,而核心影響因素是產業趨勢。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會誕生數個新的巨頭公司,好比智能手機浪潮帶來了整個產業鏈10年以上的繁榮。所以對這個板塊的高估值可以提高容忍度。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的市值已經超越了全球最大的傳統車企,王迪認為,這也許很瘋狂,但也許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更迭,好比2007年蘋果市值超過諾基亞一樣。在新能源化的大浪潮中,中國企業憑借著高性價比的產品,快速的客戶響應理念,積極的產能擴充配套能力,勢必會誕生一些成長性突出的優質公司,王迪管理的融通新能源汽車基金的選擇標準是聚焦細分領域的龍頭、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優秀公司,并取得了優秀的業績回報,年內以來,截至10月16日,融通新能源汽車的業績回報為65.31%(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為2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