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消息報》10月20日發表題為《誰受益于中國經濟增長》的文章稱,中國國家統計局的報告顯示,中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預計今年年底,中國全年的GDP增長約為2%左右,中國可能將是二十國集團里在今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專家認為,中國經濟的復蘇對于世界來說是積極信號,有望帶動全球市場的復蘇。
報道指出,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2019年中國貨物出口額占全球貨物出口總額的比重為13.2%;貨物進口額占全球貨物進口總額的比重為10.8%。鑒于中國與許多其他國家市場之間保持的緊密互利合作關系,中國逐步擺脫危機的發展態勢給全球經濟的發展帶來新的希望。
《消息報》在報道中引用了幾位專家的觀點。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的復蘇為新冠肺炎疫情陰霾籠罩下的世界經濟注入活力,與中國經貿投資往來密切的國家,例如日本,韓國和東盟國家,將受益最大。他還指出,目前中國正加快推進新基建,其中包括城市交通建設、發展5G網絡、修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和建設大數據中心等,也有可能帶動其他國家相關行業的發展。
牛津經濟研究院分析師湯米·吳稱,中國強勁的工業生產能力及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開發方面的投資增加了對進口產品的總需求,其中包括對電子產品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需求。
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陳志武說,中國的經濟復蘇對所有向中國出口自然資源(包括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銅和其他礦產)的國家來說都是好消息。隨著中國經濟的復蘇及其生產和建設項目的增多,中國將進口更多的資源。此外,向中國消費者提供金融和其他服務的國家也將從中受益。
報道還指出,中國經濟的復蘇對俄羅斯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中國是俄羅斯原油和石油產品的主要進口國之一。卡內基莫斯科中心“俄羅斯亞太地區”計劃負責人亞歷山大·加布耶夫稱,在中國經濟復蘇以及疫情防控形勢穩定的當下,私家車使用量增加,汽油的消費量也在增加。另外,中國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建設項目,汽油和重油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總體而言,這一切都利好俄羅斯石油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