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到增長瓶頸之后,美國糖果巨頭好時在中國市場開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自救轉型,轉型帶來的直接影響是運營模式變化帶來的組織架構改變。針對轉型帶來的裁員,好時中國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針對此次銷售通路和服務方式調整可能受到影響的員工,好時始終依據公司價值觀行事,公平對待每一位員工,并全程嚴格遵守中國政府相關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
中國網財經記者獲悉,好時現任大中華區總經理胡庭洲日前正式離職,中國團隊將由兩位總監臨時領導。資料顯示,胡庭洲曾任好時大中華區高級銷售總監,2019年6月1日起被提拔為好時大中華區總經理。
值得一提的是,胡庭洲正式離職前幾天宣布好時將與一家大型的本土經銷商合作,對中國銷售渠道進行調整。他表示,“好時對在中國銷售通路和服務的方式作出相應調整和優化,將與一家大型的本土經銷商合作繼續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好時產品,這是一個正確而又艱難的決定。”按照胡庭洲的計劃,好時的轉型將導致裁員。
好時在中國運營實體“好時(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也將被注銷。據了解,好時股東及集團總部還決定對中國運營實體“好時(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出調整,包括當前的運營實體、經營方式、組織機構、業務部門設置等進行全面調整,轉變其當前的各項業務模式、撤銷組織架構,并最終申請清算及注銷公司。資料顯示,好時(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
“針對此次銷售通路和服務方式調整可能受到影響的員工,好時始終依據公司價值觀行事,公平對待每一位員工,并全程嚴格遵守中國政府相關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好時中國回應稱,好時中國運營團隊將持續領導在中國的策略制定、 市場和品牌策略、 新品研發、生產供應、 以及核心客戶及策略經銷商的管理, 經銷商合作伙伴將負責通路的銷售及服務, 以及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產品進口, 物流及配送服務。
“好時把整個市場交給經銷商,其實是淡出中國市場的一個很重要的節點”,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外資品牌在剛進入中國時,剛開始的話量不大的時候都是以經銷商作為中國的總經銷,“2020年的這個時間節點去啟動總經銷模式,說白了他就把中國市場降格了”,朱丹蓬指出,好時選擇自己不來運營,為了降低整個管理的成本,交給經銷商運營,讓經銷商去通過他們的渠道進行一個分銷,整體來說是一種倒退,“如果兩年后經銷商也沒有太大起色,就到了好時退推出中國市場的時候了。”
不過,好時方面對此進行了否認,好時中國表示,正在進行的相關公司實體架構的變更是此次轉型所涉及的常規操作。“特別強調的是,中國一直都是好時公司的重要市場之一,好時秉承對中國消費者的承諾,將延續在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戰略不動搖。”
在業內人士看來,好時的一系列變動主要是為了應對業績和市場份額下滑。好時此前公布的財報顯示,第二季度公司業績出現了明顯下滑,數據顯示,二季度公司凈銷售額17.07億美元,同比下滑3.4%。經營收入為3.83億美元,同比下滑6.5%。銷售支出為9.15億美元,同比增長2.5%。凈利潤為2.69億美元,同比下滑14%。好時并未公布中國市場的具體業務數據,不過近幾年受糖果行業影響增長乏力,好時的中國市場份額呈現逐步萎縮態勢,英敏特數據顯示,從2015-2018年,好時在中國巧克力零售市場的份額由8.5%下降至5.1%。
不過在中國市場,好時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好時中國表示,近四年來,好時公司中國區業務以良好的發展勢頭,實現凈銷售額、凈利潤和毛利率的強勁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