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基金年終排名戰再度打響。基金最終排名如何,年末基金重倉股的表現或成關鍵。
基金重倉股表現分化
年報預增行情引發關注
根據基金三季報,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貴州茅臺(600519)、五糧液(000858)、立訊精密(002475)、隆基股份(601012)、中國平安、中國中免(601888)、美的集團(000333)、邁瑞醫療(300760)、寧德時代(300750)、瀘州老窖(000568)。
目前,在業績排名前五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有多只基金抱團重倉股。比如寧德時代、隆基股份、美的集團等就出現在廣發高端制造、農銀匯理工業4.0等基金重倉股名單中。
今年,多只基金重倉股股價表現良好,但隨著市場熱點的切換,這些基金重倉股近期表現出現分化,其中表現最好的是金融股,截至12月4日,11月以來,中國平安股價漲幅達18.45%,白酒股普遍表現不錯,瀘州老窖、五糧液、貴州茅臺同期漲幅分別為10.61%、9.34%、7.37%;跌幅最大的是邁瑞醫療,期間下跌9.51%。
離2020年歲末還剩不到一個月時間,市場焦點又開始轉向上市公司年報。年報預增概念疊加基金重倉,此類股票備受投資者關注。
數據顯示,截至12月4日,滬深兩市共有628家上市公司公告2020年度業績預告。其中,預報業績“預增”或“續增”或“略增”的公司有124家,占比近20%。其中不乏基金重倉股,比如,立訊精密預告全年業績預增50%-55%,邁瑞醫藥預告全年業績預增30%-40%。
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楊德龍認為,對于基金重倉股,可以重點關注。一是基金比較看重上市公司基本面,重倉股往往業績不錯,二是確實存在個別排名靠前的基金拉抬重倉股沖業績的現象。當然最終是否投資,還是要看公司是否具備投資價值,是不是價值投資標的。
楊德龍提到,12月份A股市場有可能會實現向上突破,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前期發行的基金開始建倉布局2021年的機會,消費白馬股已經調整多時,具備了一定抄底條件。二是好的企業重新具備了配置價值,銀行、保險和一些周期板塊由于估值較低,加上經濟復蘇帶來的盈利回升,在近期表現突出。他認為,12月份周期板塊和消費板塊有望聯袂上漲,從而帶領大盤創出年內新高,形成比較強的賺錢效應,推動跨年度行情進一步深化。
消費、科技、醫藥、順周期
或是核心主線
目前,市場熱點快速輪動,不少基金公司認為,這樣的局面或將持續,無論是順周期還是科技、消費,都可能在歲末有所表現。
長安基金副總經理徐小勇認為,選對坡長雪厚的賽道是投資成功的最佳起點,最大的投資機會依舊來自于成長。明年乃至未來3-5年,都會聚焦于成長股,長期看好消費和科技,是順應宏觀經濟發展,是時代的主旋律,未來在布局時也主要圍繞成長股展開。目前關注的板塊主要集中在食品飲料、光伏、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汽車家電等方向。在投資組合中爭取達到以下三方面均衡:一是科技和消費的均衡;二是消費里:必選和可選的均衡;三是可選消費里:汽車、白酒和家電的均衡。
浙商大數據智選消費基金經理查曉磊表示,隨著疫情逐步修復,雖然明年不大可能出現大幅普漲行情,但市場仍存在較大的結構性機會。當前代表核心資產的滬深300分位數已降至40%以下,意味著從股債性價比的角度來看A股并不占優。但如果從行業分化的角度來看,差異很大。未來不排除估值已經特別高的行業中的優秀公司繼續上行或前期漲幅較少的行業進行補漲。
中長期來看,查曉磊依舊看好今年有過突出表現的消費、醫藥、科技。參考美國市場,長期能跑贏M2的只有消費、科技、醫藥三大板塊。消費板塊雖然短期內估值提升較多,但基于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未來機會和空間依舊很大。此外,隨著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能夠改造傳統行業、釋放更多勞動力的科技替代,以及醫藥醫療都是長期看好的行業。
太平基金則認為,10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出現跳升,帶動累計增速轉正,超越市場預期,經濟基本面持續復蘇。同時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表明未來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短期市場仍將處于甜蜜期,結構上看順周期主線仍然占優。關注化工、機械、金融、汽車、家電等順周期板塊,以及消費、科技等領域核心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