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領”也能評職稱了!這是中國超2億技能勞動者的福音,尤其是像快遞員、育兒嫂等職業,能夠評定職稱對其長遠發展將有深遠的影響。
長期以來,企業對快遞員、育兒嫂等“藍領”和醫生、工程師等“白領”執行兩套不同的職業能力評價體系,“藍領”們是按照五級技工的等級認定,“白領”們沿用專業技術職稱,二者互不相通。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二者之間待遇的差距,也給技能人才的職業發展帶來障礙。
此次人社部印發通知,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同時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的貫通機制。這無論是對個人、職業還是對國家都有著重要意義。
獲得職稱是對個人在某一領域或者某種業務能力的肯定,不僅事關收入,更關系著個人的成長成材。當個人在某項職業上深耕多年卻得不到相應的認可或鑒定,這對個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不利于個人成長。讓更多“藍領”能夠評上職稱,是給這些辛苦工作的人一顆“定心丸”,讓他們能夠更加沉下心來鉆研業務,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職稱是對個人能力的鑒定,也是促進職業整體發展的催化劑。一種職業要想有更長遠的發展、更大的進步,需要內部的良性競爭,促使從業者認真研究,提升該職業的整體水平。不同等級職稱劃定,高等級職稱授予高技能水平人才,就能在行業內部形成一種良性競爭,從業者會為獲得更高等級職稱而認真鉆研業務,從而帶動整個職業邁向更高水平。
隨著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也會進一步增加。這種需求不再只是聚焦于量的需求,而是更多地轉向質的需求,也就是需要更多擁有高技能水平的從業者。尤其是像電商、育兒、養老等行業,對高技能人才需求越來越大。過去,水平高與低,只是口碑上的差異。但設立職稱之后,水平如何將會有相應的職稱認可。當越來越多的從業者獲得高級別職稱,也有助于促進中國的高質量發展。
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人口紅利進入尾聲,但中國人口基數依然龐大,各行業從業者依然眾多,這是中國發展的源源動力。過去,中國發展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龐大的廉價勞動力。未來,中國發展更需要依靠高素質、高水平的勞動力,“大國工匠”越多越好。為一些“藍領”行業設定職稱,正是培養“大國工匠”的重要途徑,這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當然,現在這項工作只是剛剛起步,還需要國家、行業和企業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制定相應標準,扎實穩步地開展職稱評定。但可以預想的是,隨著行業職稱評定工作逐漸深入,相應行業將會迎來新的面貌,相應的從業者也會更好地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無論是個人還是行業、國家,都會享受到這項改革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