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農田建好不易,管好用好更難。江西省南城縣按照“建管結合、綜合施策”的原則,做到“建、管、用”并舉,積極探索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模式。
據了解,為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后管理和養護工作,確保項目長期發揮效益,該縣出臺了《南城縣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辦法(試行)》,對高標準農田建后運行管護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提供了政策依據。具體而言,將南城縣12個鄉(鎮)總計21.7217畝高標準農田劃分為195個責任區,成立專門管護隊伍,確保專人負責。按1000畝/人管護面積、6元/畝/年管護工資的標準配備管護員。在管護責任區標明管護圖斑號、管護面積、管護責任人姓名、電話號碼并掛圖作戰等。
南城縣積極落實管護主體,明確了農業農村局是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的業務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協調、監督指導和檢查考核工作。各鄉(鎮)人民政府為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的責任單位,各村委會為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管理維護的主體,具體負責對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的維修、養護和管理。充分發揮村民在維護高標準農田工程設施的主體作用。
管護經費是保障管護機制長效良性運行的關鍵。為此,南城縣采取多渠道籌措建后管護經費來源,一是縣財政按15元/畝預算安排建后管護資金,縣財政安排年度高標準農田管護經費325萬元;二是利用同類涉農項目的結余資金;三是村級集體部分經濟收益等,并設立高標準農田管護資金專賬。
據介紹,南城縣農業農村局還將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納入各鄉(鎮)年度綜合考核體系,落實監督考核獎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