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工商銀行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持續用力,通過開展“制造業金融服務提升年”等專項活動,大力支持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提升,全方位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截至2020年末,工商銀行制造業貸款余額、新增及中長期貸款均領跑市場,其中,境內投向制造業的各項貸款余額超1.8萬億元,增幅超過全行貸款平均增幅;中長期制造業貸款較年初增長超2000億元,增幅近50%。
找準著力點 用金融杠桿撬動“中國制造”
金融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找準著力點,精準用力。工商銀行不斷優化投融資區域、行業和客戶結構,持續提升金融資源配置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契合度。
在區域方面,工商銀行突出加大對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支持,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區等區域成為制造業貸款增長的主力。截至2020年末,工行在上述區域制造業貸款余額占全部制造業貸款的比重超過60%。
在供應鏈融資方面,工商銀行注重“穩鏈、補鏈、強鏈”,促進“核心企業不斷鏈、上下游企業不斷流”。2020年以來,批量準入超2000戶制造業供應鏈核心企業,通過它們加強對上下游中小微制造業企業的輻射帶動,為產業鏈供應鏈提供穩定資金支持。截至2020年末,工行制造業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企業融資余額3300億元,較年初增長超1000億元。
抓準創新點 以金融科技助推“中國智造”
在制造業大國的基礎上,我國正努力實現“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轉變,建設制造業強國。工商銀行緊扣制造業發展對金融的新需求,加快推出新產品和新服務,做好服務制造業發展的大文章。
例如,針對制造業企業技術改造、設備更新、環保升級等領域項目貸款需求,工商銀行在同業中率先推出創新性專項貸款品種——制造業企業技術提升支持貸款;加大對中長期循環貸款等創新產品的推廣;圍繞小微企業經營特點,依托大數據不斷豐富“經營快貸”等信用貸款場景,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的適應性。去年以來,工商銀行推出了“開工貸”“抗疫貸”“稅務貸”等一系列線上金融產品,有效支持企業尤其是制造業企業復工復產達產。
提升適應性 持續完善服務制造業保障機制
近年來,工商銀行著力加強制造業金融服務的頂層設計和配套政策保障,從戰略方向、信貸規模、審批流程、考核機制等多方面持續發力,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的適應性。
在融資資源保障方面,工商銀行設置了制造業專項信貸規模,持續加大對中長期貸款、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重大項目、技術提升支持貸款及重點區域等的支持力度,并提供資金價格優惠,持續為制造業企業讓利。基于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工商銀行綜合運用“貸+債+股+代+租+顧”等多種金融服務,為制造業企業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
在專業化經營方面,工商銀行在制造業產業聚集地試點設立專業化經營機構,加強制造業專業團隊服務能力建設,不斷健全制造業貸款“愿貸、敢貸、會貸”的長效機制。
在服務科創制造業企業方面,工商銀行開發了科創企業專屬評級授信模型,充分考慮科創企業高成長的特點,不斷提升高技術新動能企業評級授信的適用性和可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