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國新辦舉行的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修改情況吹風會上,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成員孫國君介紹了今年基本實現“跨省通辦”包括的具體事項。
孫國君表示,推動政務服務事項能夠“跨省通辦”,是“放管服”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兩會討論中,也有代表提出,希望能夠明確“企業和群眾經常辦理的事項”包括有哪些事項。目前我國有2.8億人處于“人戶分離”狀態,異地工作生活的人員越來越多,企業跨地區的經營活動也越來越頻繁。群眾和企業普遍反映,辦事要經常往來兩地,甚至一件事要跑幾次才能辦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去年有關部門梳理了經常辦理的“高頻事項”,提出了140項“跨省通辦”事項清單,確定了逐步實現“跨省通辦”的時間表。
孫國群介紹,去年底前已實現市場主體登記注冊、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職業資格證書核驗、學歷公證、駕駛證公證等50余項事項異地辦理。今年底前,將進一步推動一批政務事項“跨省通辦”。比如在個人事項方面,包括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戶口遷移、失業保險關系轉移接續、住房提取公積金、生育登記等;在企業事項方面,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理、醫療廣告審查、不動產抵押登記等30多項涉企事項,要實現異地可以辦理。
“下一步,還將加快推進新生兒入戶、婚姻登記、身份證首次申領、社保參保繳費查詢等業務‘跨省通辦’,為企業和群眾帶來更多便利。”孫國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