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好糧,賣好價,糧出手,錢到手。夏糧收購在即,確保糧農豐產增收須多措并舉、未雨綢繆。
農業農村部5月29日表示,全國夏糧日收獲量已超過300萬畝,標志著夏收大面積開鐮。而隨著夏糧豐收到手,各地也陸續開秤收購新糧。抓好夏糧收購,對于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保持糧食市場平穩運行、促進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我國糧食市場形勢錯綜復雜,夏糧收購作為全年收購的首戰,組織做好夏糧收購工作至關重要。
搶先抓早提前謀劃。為確保夏糧收購工作開好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今年初便指導各地提前謀劃、及早動手,在倉容、資金、人員等方面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做到“倉等糧、錢等糧、人等糧”。
5月6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下發《關于切實做好2021年夏季糧油收購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與2020年相比,今年取消了糧食收購資格許可相關規定,《通知》指出嚴禁變相審批,不得“明放暗不放”,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變相搞收購許可,不得以備案之名行審批之實。
此外,針對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購兩方面,依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也作出更為細化的部署安排。
當前,各地按照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要求,緊緊圍繞“有人收糧、有錢收糧、有倉收糧、有車運糧”,認真做好收購各項準備。
激發市場活力,抓好市場化收購。從目前糧食收購市場情況來看,儲備、加工、飼料和用糧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入市收購意愿較強,預計新小麥的市場價格會高于國家發布的最低收購價。關于今年小麥收購價格,早在2020年11月份,國家多部門已聯合下發《關于公布2021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的通知》。
做好夏糧收購工作須要讓農民賣“舒心糧”“滿意糧”,確保豐產又增收。重點在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積極推進市場化收購。要不斷增強市場化理念,鼓勵和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入市,均衡有序開展收購,搞活糧食流通。地方國有糧食企業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參與市場化收購,拓展農民售糧渠道。
二是加強市場價格監測。要扎實做好夏糧收購進度統計和價格監測工作,密切跟蹤市場形勢,一旦市場價格低于最低收購價,立即啟動最低收購價預案,守牢農民“種糧賣得出”底線,確保糧農利益。
強化形勢分析研判,及時發布夏糧收購進度、價格等信息,讓售糧農民與企業形成有效對接,推動形成農民有序售糧、企業均衡收糧的良好局面。
三是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各地須認真落實“放管服”改革精神,深入貫徹《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取消糧食收購資格行政許可相關規定,積極做好備案工作。國有糧食企業要帶頭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在收購場所公示糧食品種、質量標準和收購價格,認真執行國家糧食質量標準,按質論價,及時向農民支付售糧款,堅決維護農民利益。
四是高質量服務為農惠農。應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微信等多種形式,積極宣傳《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多渠道解讀國家糧食收購政策,讓農民交“明白糧”。創新開展“互聯網+”收購,積極推廣預約收購、上門服務等方式,讓農民賣“舒心糧”。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糧食事關國計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各地應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不斷提升區域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切實抓好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夏糧收購工作,守牢農民“種糧賣得出”底線,多措并舉,力保糧農豐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