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空運輸業正在復蘇,但復蘇呈現不均衡狀態,包括客貨運之間、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之間,以及各區域之間的復蘇不均衡。在疫情形勢下,推動航空運輸業盡快全面復蘇,將產生經濟和社會綜合效益,對促進全球經貿復蘇具有重要的風向標意義。
航空運輸業與世界經濟貿易休戚相關。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航空運輸業造成破壞性影響并使其一度深陷危機之中,2020年更是成為航空運輸業數據史上至暗年份。在疫情形勢下,推動航空運輸業盡快全面復蘇,將產生經濟和社會綜合效益,包括為工商業、旅游業、相關就業以及更廣泛的經濟活動注入活力,對促進全球經貿復蘇具有重要的風向標意義。
疫情發生以來,受各國邊境封鎖、旅行限制及隔離等防疫措施的影響,全球航空運輸客貨運需求及運力一度大幅下降,大量商業機隊停飛,大批航線停運,大量相關工作崗位消失,全球航空連通性急劇下降,全行業處于不景氣狀態。航空公司普遍出現營收大幅下降、虧損嚴重、收支嚴重失衡、持續“燒錢”和股價下跌等嚴峻形勢。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的2020年世界航空運輸業績統計數據,2020年全球客運量為18億人次,比2019年的45億人次減少60.2%;客運需求同比下跌65.9%,其中國際市場客運需求同比下跌75.6%;與2019年相比,客運國內市場需求下降48.8%;全行業客運總收入下降69%,至1890億美元,凈虧損總額為1264億美元;客運量出現自195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大降幅。貨運運力同比下降21.4%,貨運需求同比下降9.7%,需求年降幅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大降幅。全球航空連通性急劇下降一半以上。
目前,全球航空運輸業正在復蘇,但復蘇呈現不均衡狀態,包括客貨運之間、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之間,以及各區域之間的復蘇不均衡。
國際旅行限制繼續重創國際客運業務,客運市場仍處于低迷和復蘇乏力狀態。
貨運是2020年航空運輸的亮點。在運力一度緊縮后,全行業載貨率上升了7個百分點,達到53.8%,這是國際航協自199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到2020年底,全行業貨運運力近乎恢復到疫情危機前水平。目前,貨運市場形勢持續向好,需求大幅增長且收益穩定。受疫苗、個人防護裝備和醫療用品等防疫物資運輸巨大需求的推動,貨運出現強勁反彈勢頭。貨運已成為許多航空公司在疫情期間的收入生命線。
航空貨運復蘇的強勁表現并非普遍,各區域復蘇情況差異顯著,部分區域的表現超過了全球趨勢,個別區域則落后。北美、中東、非洲、歐洲和亞太均步入不同程度的復蘇,拉美的復蘇則陷入停滯。
在客運方面,國際市場受創最大,復蘇緩慢遲滯。國內市場的復蘇表現優于國際市場,其復蘇相對更快更強。2020年全球表現優異的五大國內客運機場均位于亞洲,中國的客運國內市場表現尤其突出,提升了全球客運國內市場復蘇的整體水平。中國在2020年首次成為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客運國內市場,在努力控制疫情后,其客運國內市場的復蘇進一步加快。從區域市場形勢看,客運方面復蘇表現排名依次為亞太、北美、歐洲、拉美、中東和非洲。
基于航空旅行量回升預期、疫苗接種加速和航空貨運出口激增等因素,全球航司股價出現上漲,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各地區航司財務表現因國內市場規模和疫苗接種速度而有所差異。亞太航司股價表現最佳,其次是北美航司,歐洲航司股價表現欠佳。
隨著疫苗接種人口快速增長、病毒檢測技術及方法的進步,以及被壓抑許久的國際旅行需求的釋放,全球航空運輸業的信心和景氣指數在上升,復蘇前景可期。從長遠看,后疫情時代潛在的經濟增長前景、全球供應鏈運轉良好的有利現狀和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表現強勁等宏觀因素,將拉動航空貨運市場進一步增長。航空貨運需求數據顯示,大多數經濟體的商業信心、制造業產出和新出口訂單都在快速增長,大批企業的庫存銷售比將從歷史低點很快提升。此外,與集裝箱海運相比,空運的平均價格已大幅度下降并保持穩定,航空貨運的競爭力和可靠性有所提升,時效優勢更加明顯。
據國際航協預測,全球客運量在2021年將恢復至疫情前的52%,2022年將恢復至疫情前的88%,2023年有望超過疫情前水平至105%。這主要得益于中國等國內市場的繁榮預期,客運需求有望在2019年至2039年之間年均增長3%。
不過,全球航空運輸業復蘇面臨諸多挑戰和不確定性。國際旅行限制、隔離措施、疫苗接種和病毒檢測證書及其管理、國際旅行病毒檢測成本、病毒變異體引發疫情突變等,都將給行業復蘇前景帶來下行風險。為此,應動員行業、政府和金融機構等全社會力量采取全面應對的政策措施,排除復蘇障礙,加快復蘇進度。
各國政府應積極實施基于數據分析和風險管理的應對策略,在最大限度地減少病毒境外輸入風險的同時,盡快放松國際旅行限制。同時,加強國際合作,通過雙邊、多邊和區域協定,盡快建立疫苗接種記錄及承認、病毒檢測和國際旅行健康證書的全球標準。
政府財政紓困政策對航空運輸業的復蘇極為重要。此前各國政府實施的相關政策措施防止了更大范圍的航空公司破產,幫助航空公司渡過難關。今后,航空公司仍需繼續獲得政府更多的紓困幫助,尤其是就業保障與支持、削減成本、減輕債務壓力等。全球航空運輸業是拉動GDP增長和創造、保有大量工作崗位的重要產業,各國政府有責任保護該行業的健康發展。
航空運輸業自身要落實可持續發展承諾,努力實現具有韌性和可持續性的復蘇。全球石油和燃油需求預計將上升,供應的增長速度不會像需求復蘇那樣快。因此,隨著經濟回暖和客運量恢復,航空公司將面臨燃油成本上升的挑戰。目前,油價成本以及基礎設施等非燃油成本都在上升,航空公司削減成本的速度不及收入下降的速度,情況令人擔憂。在很長時期內,控制和降低成本將是航空公司恢復財務良性運轉的關鍵。
(楊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