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扯了三年之后,美國和歐盟在鋼鋁關稅問題上終于決定各退一步,前者免除部分關稅,后者則降低報復性關稅。對于美歐而言,這項協議的達成是必須,畢竟雙方都在關稅成本上損失嚴重。對于美歐雙方而言,這份協議的達成,是繼飛機補貼爭端休戰后美歐合作的又一小步,或許更全面的美歐貿易協議也大有可期了。
各退一步
看起來,美歐又打算重修舊好了。當地時間10月30日,在意大利首都羅馬召開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美國政府和歐盟宣布,達成了一項協議,緩解始于特朗普政府時期的貿易爭端。
當天,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表示,根據這份新的協議,美方將繼續對歐盟鋼鋁產品征收關稅,但將允許“一定數量”的歐盟鋼鋁產品免關稅進入美國市場,另外協議規定從歐盟進入美國的鋼材必須“完全”在歐盟境內生產。與此同時,歐盟則同意放棄提高報復性關稅稅率。
雖然并未公布具體的“數量”,但據多家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按照新協議,歐盟國家每年可向美國免稅出口約330萬噸鋼材。
同一天,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也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了這一消息,歐盟與美國已同意暫停鋼鋁貿易爭端,并啟動有關可持續鋼鋁全球安排的合作。關于協議的具體細節,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美國總統拜登將于10月31日正式公布。
美歐雙方關于鋼鋁貿易的爭端始于2018年3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根據美國《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加征25%和10%的關稅。此后經過談判,韓國、巴西、阿根廷等少數國家隨后同意對出口到美國的鋼鐵或鋁產品實行配額限制,以換取加征關稅豁免。
相較之下,美歐談判未果,因此自2018年6月1日起,特朗普政府開始對從歐盟進口的鋼鋁產品加征關稅。同月22日,歐盟開始實施反制措施,對自美國進口的部分產品加征關稅,其中包括哈雷摩托車、李維斯牛仔褲和波旁威士忌等標志性美國產品,總價值達64億歐元。
彼時,歐盟首先啟動了針對28億歐元美國出口產品的關稅,并表示如果三年后未就解決該貿易爭端取得任何進展,將對余下36億歐元的美國出口商品加征關稅。
到了今年5月,事態緩和,東布羅夫斯基斯宣布,歐盟將暫停對美加征鋼鋁關稅的進一步反制措施,這便為歐美進一步討論解決這一貿易爭端提供談判空間。
兩敗俱傷
雙方最終一拍即合,畢竟貿易沖突之下,沒有人是妥妥的贏家,兩敗俱傷的局面顯而易見,特別是在當前全球供應鏈遭受打擊的背景下。
據了解,美國加征關稅前,歐盟每年向美國出口約500萬噸鋼材,根據歐盟估算,美國加征鋼鋁關稅將涉及歐盟鋼鐵產業53億歐元和鋁產業11.1億歐元的出口產品。高昂的關稅稅率對歐盟的企業而言無疑是一記重錘,但美國制造商也受傷不淺。
“這項協議將緩解供應鏈壓力,降低成本增長,對在產品中使用鋼和鋁的美國制造商也有好處。”雷蒙多坦言。
的確,當前美國國內市場的鋼鐵和鋁價格正在日漸攀升,逼近近年來的高點,對于鋼鋁密集型產業如汽車、罐頭等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
據美聯社10月30日報道,因為缺少原材料鋁,美國多個地區目前已經暫停車牌制造。美聯社援引蒙大拿州管教局發言人的話報道,蒙大拿州立監獄生產部門用于制造車牌的鋁已經告罄,下一批鋁預期最早12月才能到貨。
據了解,蒙大拿州立監獄每年能生產大約75萬塊車牌,其生產部門負責人則表示,正在尋找其他鋁材貨源,但接洽對象中,手上有存貨的都拒絕出售,原因是供應吃緊。
不只是蒙大拿州,10月早些時候,美國最大的鋁坯生產商Matalco Inc.就曾發出警告,稱由于鎂短缺,該公司最早可能在明年減產并限量交貨。
另外,鋼鐵方面,過去一年內,美國部分制造商的鋼鐵成本飆漲了2倍以上。9月中旬,美國的鋼板現貨市場每噸報價在2000美元左右,而在一年前,這一數字僅約為500美元/噸。
眼瞅著鋼鐵供不應求,美國鋼鐵公司9月時曾表示,計劃斥資30億美元建設一家新鋼廠,將具備年產300萬噸鋼板的能力,預計明年上半年開工建設,2024年正式投產。“鋼鐵價格的上漲似乎是可持續的”,該公司首席執行官David Burritt坦言。
關系趨暖?
事實上,不只是在鋼鋁問題上,近期,美歐在其他貿易爭端上也有了回旋余地。今年6月15日,美國與歐盟宣布,結束了關于美國波音公司和歐洲空中客車公司的飛機補貼爭端,達成了一個5年期的休戰協議。
雙方的矛盾始于2004年,世界貿易組織(WTO)先后裁定,美國與歐洲國家均存在對各自航空企業提供非法補貼的問題。在這一背景下,雙方爭相加征關稅。2019年10月,WTO授權美國每年對約75億美元的歐盟輸美商品和服務采取加征關稅等報復措施。2020年10月,WTO又授權歐盟每年對不超過39.9億美元來自美國的商品和服務加征關稅。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看來,無論是鋼鋁出口,還是航空補貼,美歐之間的這些貿易摩擦持續時間較長了,一直沒有大的進展,美國政府換屆之后也沒能有效解決。現在雙方又都面臨同樣的困境,比如經濟復蘇和通脹問題。
“其實對美國來說,現在也折騰不起,沒有精力到處去打貿易戰。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是不一樣的方向,更希望拉幫結派,不希望歐洲再起戰火,而是取得一定的共識,在經貿方面尋求最大利益、更好的合作。畢竟,無論是投資還是貿易,美歐都是彼此體量很大、地位重要的合作伙伴。”劉向東坦言。
對于鋼鋁關稅協議的落定,路透社評論稱,該協議消除了美歐盟友關系中的一大摩擦點,雙方將得以專注于新的關于全面貿易協定的談判。
但劉向東也指出,雙方之間肯定也有分歧,一直以來,美歐之間的跨大西洋經貿協議都沒有簽,美國不愿意接受歐洲制定的規則,更希望把規則制定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事實上,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就曾明確表示,美國需要改變對歐盟的看法,歐盟自主選擇道路,其決策“不會等待誰的批準”。從這番表態來看,歐盟的態度與高舉“美國優先”旗幟的拜登政府仍然有一定差距。
(北京商報記者 湯藝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