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華鷹游艇有限公司3艘自主品牌“AQUILA”雙體動力游艇順利完成裝船出口;另一邊,浙江長龍航空有限公司進口今年第159批次航材,并順利減免稅款3123元。
為了讓這些“大家伙”順利上天入海,錢江海關找準小切口,發揮職能作用,主動靠前指導幫扶,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為企業推出精準幫扶“組合拳”,助推企業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更好地開拓國內外市場。
“訂單來了,煩惱來了”
精準幫扶助力杭產游艇出口
看著游艇順利裝上出口貨輪,杭州華鷹游艇有限公司公司物流部經理王海偉松了口氣,“多虧了海關的精準幫扶,讓我們順利完成出口訂單。”
王海偉說,“受全球疫情影響,國外供貨商在發貨時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延誤,直接影響了游艇的生產進度和訂單交付時間。周期拖得越長,我們的資金壓力也越大。”
錢江海關將企業的困難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企業訴求清單,積極開展指導幫扶。針對企業進口物料批次多、到貨時間不一致等情況,通過“在線預約、加班驗放”的方式,組織關員第一時間對進口物料部件和設備實施目的地檢驗,保障進口物料盡快投入生產線。同時,針對游艇建造和出口交付時間拉長的情況,幫助企業做好加工貿易手冊變更、延期等手續,并將企業納入AEO企業培育幫扶計劃,幫助企業提升內控管理水平和供應鏈信息化建設。1-10月,華鷹游艇出口自主品牌游艇的數量、貨值同比分別增長55%和50%,公司已經成為全球雙體動力游艇制造的領軍企業。
“關稅免了 成本降了”
新政利好航空維修產業
不久前,浙江長龍航空有限公司向海關申報進口一批品名為墊圈等的維修用航材,通過《海關進出口貨物征免稅確認通知書》,順利減免稅款3123元。“進口航材減免稅新政剛剛實施,錢江海關工作人員就第一時間通知我們,并指導我們業務辦理流程,真的很有幫助。”浙江長龍航空有限公司采購部副經理陳捷說。
企業所說的新政指的是今年財政部、海關總署聯合印發的《關于2021-2030年支持民用航空維修用航空器材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 根據這項政策,在2021 -2030年期間,對民用飛機整機設計制造企業、國內航空公司、維修單位、航空器材分銷商進口國內不能生產或性能不滿足需求的維修用航空器材,免征進口關稅。
“政策的落地實施,有助于進一步降低國內航空公司及維修單位進口維修航材的稅收成本。”錢江海關綜合業務三處業務一科科長許凱介紹說。“截至10月底,我們公司共進口159批次航材,減免稅款24.4萬元。”陳捷說。
為了幫助轄區企業充分享受進口航材減免稅優惠,錢江海關通過政策宣講、電話通知等形式,及時通知享惠清單內的企業。同時,安排專員收集企業問題,指導企業順利辦理減免稅業務。1-10月,杭州地區共有3家企業通過航材減免政策,享受稅收優惠32萬元。錢江海關共辦理《海關進出口貨物征免稅確認通知書》639份,涉及貨值20.14億人民幣,減免稅款2.05億元。
(記者 金華珊 通訊員 壽海贊 周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