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2021年12月31日10時許,當年最后一趟石家莊中歐班列汽笛長鳴,搭載著100個標準集裝箱貨物,從石家莊國際陸港駛向遙遠的莫斯科。
列車上裝載的,有保定的汽車配件和箱包、滄州的成衣和機械、唐山的金屬工具、邢臺的光伏面板、邯鄲的童車和管材、石家莊的電子配件和西藥……大約12天后,列車將到達莫斯科。越來越多的河北優勢特色產品,正搭乘中歐班列走出去,成為“一帶一路”上的“???rdquo;。
石家莊國際陸港此次開行的是2021年第212列國際班列,開行數量在2020年105列的基礎上翻了一番,實現自開通國際班列以來的“三連漲”,年度發運量穩居京津冀首位;全年累計發送標箱20804個,貨重17.02萬噸,價值39.6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6%、110%和132%。
“我們一方面著力優化進出口貨物裝卸、查驗、放關等環節,保障班列平穩高效運行和開行量大幅增長;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外貿市場的活躍和旺盛需求。”在石家莊國際陸港國際班列事業部經理李江娜看來,石家莊國際陸港打開了通向亞歐市場的一扇大門,構建起一條面向亞歐的共商、共建、共享國際物流經貿大通道,推動了京津冀地區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一帶一路”注入了新血液。
從2018年開行時的每月1列,到如今的每天1列,優質便捷的國際班列,吸引了越來越多企業從陸港發貨。班列運載貨物品類日益豐富,包括汽車配件、機械設備、服裝箱包、自行車等上百種品類,其中“河北制造”占80%以上。
石家莊海關主動對接班列運營企業,結合關區實際和鐵路運輸特點,成立中歐班列工作專班,全面推廣通關便利化措施,實行預約通關、預約查驗制度,為中歐班列提供“一站式”服務,保證監管鏈條順暢高效,實現班列貨物“零延時”通關。
“以前,我們大部分是通過海運進口,現在80%的貨源改從石家莊國際陸港運輸。”河北坤元國際貨代公司總經理王玉芬表示,國際鐵路運輸性價比高,提升了運輸時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有效提高了企業經營效益。
班列快速增長的背后,是不斷織密的國際線路網絡。今年以來,石家莊國際陸港率先在京津冀地區開通至德國漢堡、法國巴黎、芬蘭赫爾辛基、老撾萬象、越南河內等國際線路,打通至西歐、北歐和東盟的物流大通道。
目前,石家莊國際陸港已常態化開通10條國際線路,貫連歐盟、俄羅斯、中亞和東盟,覆蓋亞歐大陸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法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貫通莫斯科、明斯克、馬拉舍維奇、漢堡、巴黎、塔什干、阿拉木圖等亞歐大陸主要節點城市,成為河北乃至京津冀地區開放發展的“助推器”。
石家莊國際陸港總經理劉金朋表示,作為國家一級鐵路物流樞紐基地和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石家莊國際陸港將密切與鐵路、海關的協同配合,進一步提高班列開行服務質量,不斷擴大國際班列的“朋友圈”,在服務河北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記者 煙成群 袁立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