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對沖稅期、政府債券發行繳款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基本穩定,央行19日開展14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7天800億元、14天600億元,中標利率持平于前期。鑒于當日有4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全天實現資金凈投放1000億元。自此,央行本周已連續四日“放水”5800億元。
在資金利率方面,周四Shibor漲跌不一,隔夜Shibor跌0.4bp報2.5920%,7天Shibor跌0.63bp報2.8405%,14天期Shibor漲0.39bp報3.7758%,1個月Shibor跌0.57bp報4.0285%。不過,資金充足,貨幣類金融產品收益率也紛紛走低,深市1天期限國債逆回購年化收益率周三降至1.4%。
對此,有分析認為,受央行連續開展大額流動性投放支持,市場資金面保持寬松,短期貨幣市場利率下行。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央行通過逆回購、MLF、國庫現金定存等操作,穩定了市場對流動性的預期。目前來看,后續繳稅、繳準、月末效應等影響整體可控,資金面出現劇烈波動的可能性小。
在業內分析人士看來,面對10月下旬的繳稅、繳準、月末效應等影響,央行提前通過MLF、14天逆回購投放資金有助于穩定流動性預期,預計后續市場資金面將保持不松不緊狀態,主要期限資金利率有望平穩運行。“資金面仍取決于央行投放情況,預計短期內資金面以穩為主。但目前超儲率仍處于低位,而貨幣政策不具備大幅放水空間,繼續維持R007中樞在3.3%附近的判斷不變。”海通證券報告表示。
不過,短期資金的超量投放,意味著后期的大量資金將到期回籠。如果沒有央行操作的繼續呵護,流動性將面臨壓力。華創債券團隊認為,本月下旬由于繳稅、月末等因素,資金面的波動會加大,央行提前進行投放,可能也是預示后期資金面會收緊,一旦后期資金面收緊,或加速市場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