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航拍的重慶果園港(4月14日攝)。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新要求下,正在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重慶應當如何作為?近日,重慶日報記者采訪開放平臺、開放型企業和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圍繞開放這一主題與他們進行了對話。
“一帶一路”
圍繞國際物流大通道積極作為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這正是我們努力作為的方向。”重慶西部物流園公司總經理谷永紅表示,西部物流園是中歐班列(重慶)與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渝黔桂新”南向鐵海聯運通道的起點,是重慶對外開放的窗口之一,黨的十九大報告,讓西部物流園發展方向更加明確。
“中歐班列(重慶)打通了內陸到歐洲的西向通道,‘渝黔桂新’南向鐵海聯運通道則是重慶新開辟的南向通道。借助兩大通道,重慶實現了‘一帶’和‘一路’的有機銜接。”谷永紅說,結合十九大報告精神,重慶西部物流園將進一步完善西向與南向兩大通道,構建開放平臺。
谷永紅表示,在中歐班列(重慶)方面,西部物流園首先要擴大一般貿易種類,從而增加中歐班列(重慶)的貨源。目前,園區正推動中亞糧油貿易,通過中歐班列(重慶)運輸從中亞進口的農副產品、水果等,并在園區內建立倉儲、分撥及配送中心。今年5月,園區實現中歐班列(重慶)首批肉類進口的測試運輸,下一步將逐步推動肉類常態化運輸。同時,推動植物種苗口岸等功能口岸落戶,并借助重慶自貿試驗區的機遇,促進更多傳統貿易企業入駐園區。
此外,重慶西部物流園還將借助中歐班列(重慶),探索連接中亞、俄羅斯、中東歐等區域的國際物流方案。同時,繼續探索金融創新,以平行進口車貿易為突破口,推動信用證在國際鐵路運輸的運用,力求實現國際鐵路聯運的國際貿易信用證結算方式,推動合作銀行為入園企業提供純信用貸款等金融服務。
在“渝黔桂新”南向鐵海聯運通道方面,谷永紅稱,重慶西部物流園將與海關、國檢合作,對該條線路沿線進行實地調研,再結合實際需要,進一步推動關檢創新、監管互認、信息共享和標準兼容。同時,借助該條線路,園區還將進一步推動區域合作,探索物流驅動產業發展新模式。“渝黔桂新”南向鐵海聯運通道為多式聯運提供了實踐平臺。下一步,西部物流園將從多個方面出發,推動建立國際多式聯運的高效組織運行機制,從而推動重慶建成一條更暢達的南向陸海貿易通道。同時,借助多式聯運的契機,增加陸上運輸的貨運權重,探索創新國際陸上貿易新規則。
多式聯運
建設國際綜合物流樞紐港區
10月24日,果園港江岸邊,一臺臺龍門吊不停地升降作業,裝載集裝箱的運貨車,在堆場與碼頭之間穿梭往返。港區內,一臺新的岸橋正在進行安裝,待安裝完成后,港區每年可增加20萬標箱集裝箱吞吐能力。
“十九大報告提出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加大西部開放力度,果園港將依托長江黃金水道、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渝黔桂新’南向鐵海聯運等大通道,加快建成國際多式聯運物流樞紐。”重慶果園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董事長屈宏表示,按照計劃,港區明年還將有1臺岸橋、6臺場橋投用,屆時將進一步壯大果園港多式聯運能力。
作為長江上游航運中心主樞紐港,果園港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物流紐帶和集聚作用目前已經顯現。今年上半年,果園港完成貨物吞吐量581.6萬噸,同比增長8.8%,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7萬標箱,同比增長45.3%,其中外貿集裝箱數量占比20%。
“我們正擼起袖子加油干,把港口建設好管理好運營好。”重慶果園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商務部經理方亮說,將果園港建成為一座綠色、環保、智慧的新型現代化的國際綜合物流樞紐港區,是港區全體職工的目標。
目前,果園港集裝箱碼頭正在設立智能檢查橋,當車輛進入智能閘口工作區后,系統將自動識別車輛和集裝箱號,對進出港口的集裝箱進行全程管理、監控和服務。另外,港區還搭建了集裝箱場橋智能遠程操控系統,實現集裝箱一階平臺和一個司機可同時對4臺場橋進行遠程操作,從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這套系統現已投入試運行。
下一步,果園港將努力建成內陸開放型口岸、國際物流樞紐港區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到明年底,預計港區將完成集裝箱功能區建設項目收尾和竣工驗收,并全面建成散貨功能區裝卸作業線,進一步完善港區多式聯運功能。
貿易便利化
讓貿易和投資越來越容易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讓貿易和投資越來越便利,成為重慶海關當下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點奮斗方向。”重慶海關黨組書記、關長劉魏巍說。
劉魏巍表示,重慶海關將從國家戰略的大格局中準確定位自身工作,繼續高舉改革大旗、緊密結合工作實際,深度契合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十三五”規劃,突出自貿試驗區海關制度創新特色,全力助推“一樞紐兩高地”建設。
下一步,重慶海關將從六個方面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精神。一是全力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安智貿”(“安智貿”:全稱中歐安全智能貿易航線計劃,是貫徹世界海關組織《全球貿易安全與便利標準框架》的示范性項目)試點,推動中歐班列(重慶)進入良性發展快車道,強化班列貨物集散分撥功能,助推班列貨物附加值和輻射帶動能力“雙提升”。二是加快推進重慶自貿試驗區建設,繼續深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四自一簡”(自主備案、自行確定核銷周期、自主核報、自主補稅、簡化業務核準手續)作業改革,在區內試點成功經驗基礎上逐步推廣至區外;創新加工貿易海關監管服務模式,服務企業發展,有序推進區內加工貿易初復審作業流程簡化、單耗管理方式、核銷作業模式改革;促進保稅貨物自行運輸、區間便捷流轉,推進卡口進出“全天候智慧通關”。三是不斷深化通關一體化改革和“三互”大通關建設,以集約高效、協調統一的通關管理格局,提升重慶口岸的區域輻射帶動能力。四是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通關效率,推進通關流程“去繁就簡”,完成“壓縮貨物通關時間三分之一”的目標。五是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推動海關業務全域覆蓋、全程在線,明確權責清單,減少企業辦事成本,真正激發市場活力。六是支持新型貿易業態發展,助推跨境電商規模不斷擴大,支持汽車平行進口、融資租賃和保稅維修等業務開展。
前不久,為支持重慶自貿試驗區建設,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在重慶自貿試驗區內設立了中國貿促會(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服務中心。中國貿促會副會長盧鵬起表示,該服務中心的設立就是要讓重慶自貿試驗區的貿易和投資更加便利。
盧鵬起稱,深入參與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這一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中國貿促會將充分發揮與境內外工商界聯系渠道廣、貿易投資促進手段與平臺多、商事法律專業服務強的優勢,為重慶自貿試驗區企業提供便利化服務。
走出去
促進國際產能合作
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令重慶民營企業深感振奮。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作為一家民營進出口企業,力帆將積極“走出去”,促進國際產能合作。
該負責人稱,從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實際來看,“走出去”為海外品牌重塑等問題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2014年以來,受益于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力帆的產品在海外銷售大幅增長。目前力帆在“一帶一路”沿線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布局,力帆汽車不僅躍升為俄羅斯等國家的汽車主導品牌,摩托車產品還通過南向大通道,以性價比更高的運輸方式直達越南等摩托車主要消費市場。
目前,力帆集團進出口公司已在海外10個國家投資建立了汽車、摩托車生產廠,在9個國家設立了銷售公司,在30個國家設有辦事處。在越南、土耳其、泰國設有摩托車生產基地,在俄羅斯、伊朗、伊拉克、烏拉圭、埃塞俄比亞、阿塞拜疆、緬甸設有7個汽車KD工廠,初步搭建起了海外網絡布局。
該負責人還表示,力帆汽車會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舉全集團之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發展綠色經濟。在這方面,力帆正進行兩大轉變,一是產品線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的傳統車型,加大新能源車型的研發;二是加快節能技術及混合動力技術的開發,在2020年前,力帆將陸續投放多款純電動和混合動力車型。
十九大報告提出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重慶通宿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兼CEO李增勇表示十分振奮,將積極響應。
通宿科技憑借開創的信用住宿模式,短短幾年間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度假住宿交換平臺。目前,通宿科技正圍繞“一帶一路”積極謀劃國際市場布局,已在泰國、老撾等地開展項目合作,泰國辦事處即將成立。在自主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通宿科技與國際最大的度假交換公司RCI正在積極推進戰略合作,通過與RCI的合作打通全球200多個國家的度假交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