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摸清“城市牛皮癬”頑疾的真實情況,巴南市政花溪中隊工作人員特意對轄區內“牛皮癬”廣告來源進行了分類制表。
城市牛皮癬”是人們形容城市里,車站、街道、廁所、小區等公共場合非法張貼或者涂寫小廣告的現象。多數情況下,這些廣告是不合法的,涉及辦假證、非法行醫等違法經營行為,不僅干擾城區的經濟社會秩序,也是各種違法犯罪滋生的溫床,而且數量大、清除困難,對城市的市容市貌、環境衛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嚴重影響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和創建國家衛生區的推進。為有效根除這一城市頑疾,近年來,重慶市巴南區花溪街道黨工委與巴南區市政園林管理局深入探索根治源頭,多次開展專項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
“整治‘城市牛皮癬’主要有三個難點:一是數量龐大,在城區主干道和背街小巷隨處可見,商業街區、住宅、路燈牌、學校門口等地點幾乎無處不有;二是品種繁多,廣告種類覆蓋面比較高,既有招聘人員類的,也有貸款辦理和出售房屋等各類非法小廣告;三是亂涂亂貼現象嚴重,多集中于部分老小區或者外來人口集中區域內,而老小區的管理模式大多屬于自治管理,缺乏一定的監督管理機制。所以,治理起來現實困難不少。”巴南市政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
知道了“根源所在”,整治就能“對癥下藥”。于是,巴南市政花溪中隊依據《重慶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第一款之內容,分別從“開前門”、“配裝備”、“堵后門”三個方面入手,依法開展城區“城市牛皮癬”的整治工作。
據巴南市政花溪中隊負責人介紹,所謂“開前門”,就是在花溪街道各社區、村居,以及主要街區和路段,增設公共信息張貼欄和廣告欄,為宣傳內容合法的廣告提供宣傳點,滿足正常的廣告宣傳需求;而“配裝備”,則很好理解,是以花溪中隊為核心,配專兼職人員6人,同時購買高質量錄音拍照設備,使執法過程有據可循,確保執法過程證據保存齊全,同時與社區、村居協調配合,與街道創衛辦等部門聯合開展整治工作,多方共同治理。“堵后門”,則是利用科技手段來嚴厲打擊亂張貼、亂刻劃、亂涂寫的違法行為。
“我們花溪中隊通過借鑒其他城市的先進治理經驗,使用先進科技手段,結合電信營運公司對違法電話號碼實行依法報停,讓電話號碼無法使用,從而促使違法者停止其違法行為,并到花溪中隊接受教育和處罰。通過積極整治,目前花溪轄區的‘城市牛皮癬’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負責人說到。
據悉,截至11月中旬,花溪中隊整治行動共計查處號碼661個,其中,上報支隊暫停使用號碼258個,接受處罰與教育263人,罰款金額共計13650元,其余違法者均給予了警告教育,辦結率達93%。“城市牛皮癬”整治辦結數量在巴南主城四個街道中遙遙領先。
對于未來“城市牛皮癬”治理工作的成效穩固,花溪中隊負責人也進行了展望,“下一步,我們花溪中隊將進一步加大‘城市牛皮癬’的整治力度,不斷改進巡查方式,采取每周定期巡查加不定期日常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建立長效治理機制。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的基礎下,建立起合理的長效機制,避免‘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情況出現,將治理機制常態化和有效化。同時將進一步加強輿論引導,廣泛做好宣傳發動工作,教育大家自覺維護城市環境,樹立保護環保的意識,堅決制止城市市容市貌亂像,使市民在思想上、行為上自覺抵制和打擊各種破壞城市市政秩序的行為,讓制癬者找不到買方市場,從而從源頭消滅‘城市牛皮癬’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