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3月23日向中國發起的貿易摩擦,對全球資本市場的短期走勢產生了重大影響。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發生的貿易沖突,讓投資者對世界經濟的前景產生了一定的悲觀情緒,歐美股市和A股市場也隨之出現了大幅下跌行情。
當利空事件導致市場出現恐慌性表現的時候,客觀分析事件帶來的影響,理性判斷事件后續發展進程,無疑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中美貿易沖突中國和全球經濟影響幾何?
美國這次針對中國的貿易制裁,主要是對來自中國的600億美元的商品增收關稅,涉及領域包括高鐵裝備、航空產品、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而中國隨后采取的反制措施,主要是對來自美國的30億美元商品增收報復性關稅,涉及領域包括豬肉、水果等農產品(7.310,0.06,0.83%)和無蜂鋼管、廢鋁等基礎性工業原料。
眾所周知,美國是僅次于歐盟的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根據最新的數據,2017年中美兩國的雙邊貿易額達到了5800億美金,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到了3600億美元。客觀而言,相對于中美當前的貿易體量和中國巨大的對美貿易順差來講,600億美元的制裁額度,雖然會影響中國對美出口形勢和貿易順差的走勢,但是其程度暫時不必過份解讀。因為中美雙方最近一直在進行緊急磋商,對于后續事態的發展和相應影響,我們應該密切關注。
至于中美貿易沖突會不會成為全球性貿易戰的開端,在我看來,目前暫還不必有如此悲觀的預期。
中美貿易戰后續將如何演進?
我覺得,中美貿易戰的后續發展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一、中美通過持續的協調和磋商,從貿易沖突變為貿易摩擦,再把貿易爭端控制在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所謂高高舉起,輕輕落下,此次貿易戰最終對中美雙方的影響,有可能在雙方的互相妥協中被降低到極小的程度。
二、中美在短期內就貿易爭端問題達到一定的共識,但是全球貿易自由化的格局在中長期可能因此發生重大變化。
中美雙方可能從貿易伙伴的關系逐漸轉變成競爭對手的關系,面對全新的國際經濟環境,中國需要進行積極地調整和應對。
三、中美貿易沖突可能會成為新的契機,倒逼中國經濟加速轉型升級。
從近年的情況來看,中國經濟對外部需求的依賴性正在逐步降低,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端的需求正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對經濟貢獻度越來越大。
可以預期的是,在中國經濟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此次中美貿易沖突可能進一步堅定中國決策層改革的決心,并進一步推動改革的進程。
從長遠來講,中國經濟可能會以此次事件為契機,進一步實現從依靠出口和投資到依靠內需和消費促進增長的轉變。當然,在這個進程當中,蘊含的投資機會也是非常大的。
如何理解當前藍籌股的下跌?
毋庸置疑,中美貿易沖突對美股形成比較大的沖擊,進而對A股特別是其中的權重類藍籌股造成了很大壓力,也是以上證50為代表的藍籌股最近跌幅較大的重要原因。
但是,對于藍籌股的下跌,我們還是應該有清醒理性的認識。
事實上,如果從上證2132點的鉆石底算起,藍籌股漲幅已經非常巨大,上證50整體接近翻番,即使從2638點的嬰兒底算起,某些優質的藍籌股也已經翻番。
在獲利盤很大的情況下,如果遭遇一些利空影響,藍籌股發生一些波動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浮籌的壓力、消息面帶來的情緒性影響,都需要一個釋放的過程。
從買入時機來講,藍籌股最佳買入點是在鉆石底,第二個買入點是嬰兒底。如果在這兩個點位買入,現在的盈利應該是非常大了。
買股票最重要的是兩件事,一個是選擇好公司,一個是選擇好的價格。只要在足夠低的位置買入優質藍籌股,就可以很從容地應對股價波動的風險,從長期來講也能獲得很好的收益。
A股今年可能維持上下震蕩的格局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出現了一些良好的跡象,去杠桿、降成本的政策導向已初見成效。今年前兩個月,中國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9600億,同比增長16.1%,比去年12月增速快了5.3個百分點,實現了快速增長的勢頭。
▲圖片來源于華爾街見聞
從數據來看,中國經濟的基礎是十分穩固的,經濟增長和結構轉型也在持續有序的推進中,這種積極的經濟形勢對股票市場的支撐也是值得期待的。
貿易戰的結局可能也會向有利的方向發展。因為在國與國之間聯系越來越緊密的時代,逆全球化是沒有前途的,貿易戰跟戰爭一樣,不可能實現共贏的結局,甚至可能最終都是輸家。
所以我非常堅定的認為,有識之士可能會挺身而出積極建言獻策來共同解決貿易沖突的問題,以實現雙方的合作共贏,這點我還是有信心的。
當然,在這個過程里面,中國內需的發展和結構性改革的深化會迎來很好的契機,中國經濟的基礎會變得越來越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