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所有的地方,包括一般不讓人去的造型中心。美國西部時間2018年4月2日上午9時,《汽車商業評論》記者被允許在洛杉磯Faraday Future汽車公司研發中心參觀。
這里似乎是和硅谷的文化氛圍一樣,FF汽車所有的人都沒有獨立的辦公室,賈躍亭也是如此。
2017年11月2日,當時騰訊新聞《棱鏡》采訪賈躍亭的時候,他還是有辦公室,“房間不大,一邊是茶幾沙發,一邊是辦公桌,辦公桌側面的墻上掛著兩個大屏樂視電視”。
當時,賈躍亭是自2017年7月4日飛往美國之后首次公開回應外界質疑。其時,他的汽車夢面臨著FF的A輪融資至今未果的困境。
如今,根據他在美國西部時間2月13日下午,北京時間2月14日上午在第一次全球供應商峰會的講話,FF已成功完成15億美元股權融資,這基本滿足IPO之前的全部股權融資需求。
《汽車商業評論》通過各種渠道確認了這一消息,但是除了賈躍亭本人、他的外甥,即負責次輪融資的王佳偉還有法律專家外,恐怕沒有任何FF員工了解此次融資的詳情。
這時的賈躍亭應該是一年多來心情最好的時候了。我們一直希望能夠有機會單獨訪問賈躍亭,但一直被告知現在不方便發聲,此次來到洛杉磯依然被告知不可能有機會采訪他。
他們說,現在的賈躍亭不希望節外生枝,只是希望能夠潛心FF 91這個被他成為汽車新物種的第一款產品的量產工作。
▲FF全球研發總部內
但現在的天下哪有保密的事情。關于睿馳汽車在廣州南沙拿地設立新能源汽車公司以便FF汽車落地中國的消息,關于恒大集團老板許家印入股FF汽車成為第一大股東的消息,在《汽車商業評論》此次采訪之后,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看到兩個辦公大樓里人們忙碌緊張的情景,你會感覺到賈躍亭確實是打不死的小強。我要求參觀所有的地方,包括賈躍亭的工位。
上午10點鐘左右,剛剛開完總裁辦公會的賈躍亭,正站在電腦前忙碌。
他的工位在一座研發樓的二層的一角。高高的桌子,上面貼了很多寫有可能各種代辦事項的便簽條,一臺筆記本電腦夾在兩臺臺式電腦中間;高高的椅子,估計賈躍亭一般都不會坐在上面辦公。
我走上前去,賈躍亭也來到工位邊上,我們握手寒暄。他說:“來美國出差啊?”我說:“剛在硅谷參加完SF活動,再來看看另一個F公司。”他笑了起來。
賈躍亭穿著黑色帽衫、牛仔褲和休閑鞋。我們站在那里,開始了一次意外卻又情理之中的談話。
看到賈躍亭,我腦海中立即浮現的就是將要在5月召開的第十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的主題“夢想與焦慮”。這個時代給予了我們更多創造和實現夢想的機會,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同樣揮之不去的焦慮。
“看你頭上沒什么白發。”我問。“我經歷的這種生死時刻,跌宕起伏多了。”他答。
一位女助理告訴賈躍亭新一輪的會議又要開始了。離開之前,他送了我一頂印有FF標識的帽子。這是FF 91測試車2017年6月27日成功挑戰派克峰時的紀念品。
以下是《汽車商業評論》與賈躍亭此次交談的節錄,涉及他對過去自己的認識,對現在FF量產的把握和對汽車行業的認知。
▲FF公司一角
“這(沒有心氣)絕不可能”
《汽車商業評論》:你是雄心壯志不滅啊!
賈躍亭(Faraday Future汽車創始人、CEO):確實也犯了很多錯誤。
《汽車商業評論》:如果這個事情重來,你還搞那么大嗎?
賈躍亭:其實,我們過去都有一些反思。錯并不錯在我們搞得大,而是錯在節奏,同時展開的東西太多,如果掌握好節奏,結果就會(和現在)相反。
《汽車商業評論》:你的東西邏輯上都很通,但是我管理一個雜志社都很麻煩,你的管理邊界這么大,每一個板塊都能夠整成巨無霸。
賈躍亭:是啊,節奏的問題。
《汽車商業評論》:現在FF你親自掌舵,只做這一件事,恐怕成功的概率就會很高。
賈躍亭:現在我就做這一件事了。你體驗我們的產品了嗎?
《汽車商業評論》:去年體驗了一次,感覺還是很牛的。剛才又體驗了一下,(陪同的)小伙子問,你有心臟病嗎?
賈躍亭:(笑)。
《汽車商業評論》:確實一腳下去,心會懸起來。你的電機一個就是300多千瓦,這個厲害。
賈躍亭:我們一個電機350千瓦,一個車3個電機。你看我們內飾了嗎?
《汽車商業評論》:看了,可以的。要是量產了就更牛。
賈躍亭:(指著旁邊工位上為量產忙碌的老外們)這是我們管理層,周一上午我們剛開過總裁會。
《汽車商業評論》:此時此地此刻,你的內心想法是什么?我在想,你經歷如此大起大落,是否會從此沒有心氣?
賈躍亭:這絕不可能!咱們做汽車的想法從來沒有變過。FF是為了變革而生,我們不follow,不是一個跟隨者。這是跟中國所有的造車企業的本質的區別。
他們是跟隨特斯拉,做一個低端低質低價的產品,利用中國的政策紅利、市場紅利和人口紅利,打中國市場。
FF生來就是希望能夠做領先特斯拉一個時代的產品,做特斯拉下一個時代的產品、技術和商業模式,來變革這個產業,這是我最核心的使命。第二就是為了環保生態,這個大家已經形成共識了。
現在我們是更聚焦地來做汽車了。就是你剛才講的,我想制定出更前瞻的戰略,定義出非常好的產品。產品是我親自定義的,我是首席產品官。
我來提供資金、資源,讓團隊來做車,這種模式很難實現造車夢。所以,不是說職業經理人本身有問題,而是像我們做的這件事,必須有創新精神,只有創始人親自來做,才有可能。
這件事具有足夠強大的變革性,本身又是非常非常的人才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不是創始人親自來帶,比較難,更不要說FF這種模式。國內做車的這種模式,不是創始人自己做都很難,像FF這樣造車,更難。
“首席產品官不是一個虛名”
《汽車商業評論》:國內也有造車新勢力已經做出車來的,感覺不太理想,當然他也說自己是首席產品官,但是首席產品官是不是應該做過成功的產品吧?
賈躍亭:是啊,首席產品官不是一個虛名。我們走了這么多年,很多產品都是世界上沒有先例的,都是我親自做出來的,當時做樂視網(4.650,0.10,2.20%)的時候,YouTube還沒有呢,Netflix也才剛剛開始,2007年才開始做流媒體。
我們(20)04年樂視網上線了,(20)03年我們技術就研發完了。這個,從很早就可以看出,樂視它本身是有一定領先性的企業,是產品領先性、戰略領先性,而不是簡單地跟隨型的企業。
(20)07年我們開始做硬件,做盒子,做電視,再做手機,再做汽車。你看到,無論是互聯網產品還是消費電子產品,再到下一代接下來做的汽車產品,從整個的歷程可以看出來,我們的理念還是一直希望是產品技術驅動的,商業模式變革驅動的,是兩個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