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和今年一季度報披露,這支基金的國債和國開債持倉占凈值比例分別是103.78%和86.79%。
請問,這支基金大比例的投資了國債和國開債這種無風險利率債,并且今年一季度利率還是下降的,那這支基金23%的虧損是怎么虧出來的?
我想你一時間也想不清楚吧。
好。我們看看華商基金自己是怎么說的:
這張圖上是這個基金一季度的內容,這段話的意思是一季度債市行情還不錯。
問題是這就完了嗎?
一個純債基,短時間發生23%的虧損,這么異常重大的變動居然沒有一點解釋和說明!這對投資者也太不負責任了吧!
本著刨根問底的精神,大樹向華商官網的客服詢問,結果客服人員對我進行了一系列的債券基金原理教育。
我問他們:
為什么在占凈值86%以上的資產都是無風險利率債的情況下,凈值會跌那么多?
為什么一季度報中沒有對這樣的重大變動進行說明?
他們一直顧左右而言他,一會說第三方估值下調,一會說債券市場有風險之類的,總之就是忽悠你。
我想,對于一個債基,搞出這么大動靜來,持有人連知情的權利都沒有,這太不負責了。
一個小時的溝通后,我實在是受不了客服把我當傻逼聊的狀態了,于是履行承諾向證監會舉報了該基金。舉報理由是基金運營發生重大變化沒有向投資者披露和說明,信披違規!
為什么會虧成這樣?
其實這只基金為什么會虧成這樣,大樹的估計是這貨在今年1-3月份的時候大筆買入過某只債券。后來這個債券違約,債券估值損失大半直接把這個債券市值虧到跌出前五大持倉。
這只是我的猜測,畢竟人家華商沒承認。
虧了錢還理直氣壯的基金大樹見過,但是虧了錢還不告你怎么虧的還真是頭一回見。人都說不要臉是要遭雷劈的,要不怎么華商基金今年怎么這么天雷滾滾的。
股基踩雷都懶得說他了。來,我們再看一支華商的債基:
看好了,這個華商雙債豐利基金可是市場綜合評價五星的基金,目前規模還有4.7個億,估計持有的投資者不少。
然而就是這么個五星基金也沒逃脫被雷劈的命運,今年也下跌了12.7%。
這貨為什么會下跌這么多呢?
這個就沒上一個那么撲朔迷離了,我們看他的債券持倉:
看好了,這貨第一大持倉的華信債違約了,第五大持倉的凱迪中票也違約了。
華商客服說,這些風險不好判斷。好吧,你被一個雷劈到算持有人倒霉,你被兩個雷劈到我們也忍了。
問題是,除了這兩個雷以外,剩下的三支重倉債。
排名持倉第二的現代牧業債,這貨已經被交易所暫停上市交易,公司17年出現凈利潤虧損,資產減值超過凈資產的10%。這債的估值在被持續下調:
排名第四的玉皇化工中票更加有意思。這個中票是山東玉皇化工有限公司發行的,然后這家公司2017年的年報和18年一季度報居然延遲披露了,現在還沒有出來。
這是什么情況?
炒股票的通知們都知道,年報延遲披露往往意味著什么。除了年報以外,這貨居然今年還上了失信人名單,一筆6000萬的法院判決還款賴賬了,之前還有環保處罰。
這又是什么情況?
至于排名第三的那個16航空債發債主體是海航集團,其他的我就不說了。
看到沒,這基金五個重倉踩兩個雷不說,另外三個債也都這么奇葩,這是巧合還是故意的?如果是巧合,這概論也沒誰了,大樹只能說,華商這是要渡劫,渡的還是五重天劫,大家還是離遠點不要被誤傷。
債務違約現象頻發
隨著國家金融去杠桿政策的落實和資管新規的出臺,今年以來債務違約的現象頻發。至今已有至少14支債券,涉及超百億的債券違約。
這還只是看得見的債券,還有看不見的債務,相對一些債券基金的虧損,其實資管計劃和信托踩雷的也不會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