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科技獨家獲悉,小米基石投資近日結束,投行已向市場展開首輪招股詢價,估值區間為630-680億美元。
小米預計于兩周之內開始路演,啟動招股。屆時將公布最新的招股書。
據被詢價的錨定投資者透露,小米已確定基石投資者人選,為數家重量級國際投資機構,也包括中國國資。每家基石投資者均由雷軍親自拜訪敲定。小米基石投資者中或包括GIC Private Limited(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和中國人壽(22,-0.35,-1.57%)。最終招股價、基石投資者名單及認購情況將在招股書中公布。
小米對上述信息不予置評。
據全天候科技了解,小米的基石投資策略與一個月前在港正式招股的平安好醫生(51.35,-1.35,-2.56%)相似。4月23日,平安好醫生在招股書中公布基石投資者名單,包括貝萊德基金、GIC、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委員會、美國資本集團等7大全球頂級機構,被認為是香港股市史上最豪華的基石投資者名單之一。最終,平安好醫生公開招股共獲得653倍超額認購。
小米官方并未公開過估值數據。自小米傳出IPO消息后,市面上出現了多種小米估值的版本,有的高達1000億甚至2000億美元。2014年,小米曾進行過一輪11億美元的融資,當時估值為450億美元。
今年1月,全天候科技獲得的一份小米Pre-IPO老股轉讓方案顯示,小米底層資產估值為540億美元,上市后保守估計市值為1000億美元。
5月3日早間,小米向港交所遞交IPO文件,中信里昂、高盛與摩根士丹利為聯席保薦人。此后,市場上關于小米估值的說法似乎有所下調。5月9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稱,小米的IPO估值可能在600億-700億美元,華爾街日報報道的數字則在700億-800億美元。有市場人士認為,小米此前1000億美元的目標估值過于激進。
5月9日,有接近小米的中介人士告訴全天候科技,小米自己的估值一直在700億-800億美元左右,保薦人給出的估值與此相當,官方估值不存在下調一說。不過,如若首輪招股詢價估值在630-680億美元區間,相比700-800億美元依然是有所調整。
上述投資者表示,目前小米正在進行招股詢價,630-680億美元并非最后的定價,但大概率代表了其所預期的估值區間。一般而言,投行只會開展一輪詢價。據了解,小米和保薦人希望降低估值預期,以為上市后股價留下足夠的增長空間。
有港股券商人士告訴全天候科技,他認為小米下調估值為合理策略,“IPO蹲的深、上市跳得高”;“如果公司不是真缺錢,想要做好市值管理和投資者關系,定價低一點是合理的策略”。
目前小米逾70%的收入來自銷售智能手機,定位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而非硬件公司。雷軍堅持認為,小米的真正目標是成為一家互聯網服務公司,通過廣告和網絡游戲來盈利。
亦有投資人分析,小米業務發展、商業模式展開形態還未到成熟、穩定形態。小米降低估值的原因也可能包括小米自己的定位和業務現狀不完全一致、過于樂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