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全體主審法官赴重慶市沙坪壩區紅巖魂廣場開展“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主題黨日活動?! ≈x志東 攝
第五巡回法庭圖書館。黃海 攝
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揭牌一年多來,大力推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緊密結合西南地區審判工作特點和巡回法庭工作實際,大力營造濃厚的法庭文化氛圍,推動各項工作全面提升
□ 本報記者 李東霞
□ 本報通訊員 仇彥軍
隨著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特邀書畫家手中畫筆最后一筆落下,2017年11月17日,長13.86米、高2米,創作歷時近兩個月的巨幅壁畫《西南形勝圖》終于完成。該壁畫運用移步換景的表現手法,以中國傳統山水畫寫實與表意相結合的表達方式,描繪了渝、川、貴、滇、藏最具代表性的風景名勝,展現了祖國大西南壯麗風光。
《西南形勝圖》的完成標志著第五巡回法庭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坐落于重慶市江北區石子山體育公園內,正門前開闊的空間將這座建構精致的法庭襯托得愈加莊重肅穆。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揭牌辦公一年多來,大力推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緊密結合西南地區審判工作特點和巡回法庭工作實際,努力鑄造忠誠、專業的法官文化,奮力營造奉獻、和諧的團隊文化,措施得力、成果豐碩,“文化五巡”名片已然形成并日臻亮麗。
文化氛圍濃厚
第五巡回法庭的設置體現了“精簡、高效、實用”等現代新型法院的特點,循著青色石階走入五巡大廳,“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金色大字隨即映入眼簾。
位于法庭二樓西側的巨幅壁畫《西南形勝圖》畫面布局廣闊深遠、氣象萬千,茫茫雪山、滔滔大江、蒼翠群山、潺潺溪流間錯落有致地分布著磁器口古鎮、峨眉金頂、黃果樹瀑布、傣寨石林和布達拉宮等極富西南文化特色的著名景點,既磅礴大氣又深邃悠遠。來往人員駐足觀賞,紛紛稱贊該壁畫氣韻渾然天成、妙趣匠心獨具。
在此之前,為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充分反映五巡轄區西南地區風土民情、人文環境和各級法院文化建設的成果,五巡不僅邀請了中國法官協會法院文化分會書畫家創作書畫作品,還向巡回區各級法院征集藝術作品。先后收集各類書法、繪畫、攝影、剪紙等藝術作品300余幅,精心挑選裝裱后在走廊、大廳、會客室等場所懸掛展示,烘托出濃濃的文化氛圍。特別是巡回區各級法院報送的藝術作品,有用藏語創作的書法作品,有小楷手書的《民法總則》全文,有世界聞名的蜀繡,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布依族藍靛染布……充分體現了西南民族地區獨具特色的文化,展示了西南地區法院干警的才情。
在積極推進五巡辦公樓一、二期工程建設的同時,五巡非常重視圖書室、團員活動室和健身房等重要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圖書室總面積達100多平米,收集了3千余冊圖書,極大豐富了干警業余文化生活。同時還在一樓大廳配備了一臺電子借閱機,內置資源包括哲學、政治、法律、歷史、文學、管理、心理、科技等類型電子書上萬余冊,五巡干警及來訪群眾、當事人、律師等都可以通過手機掃碼下載。
“建設團員活動室主要是考慮到五巡年輕干警比較多,書記員、法警基本是90后團員青年,為此我們第一時間成立了團支部。為了開展活動更方便,我們把團員活動室建設成‘團員之家’,受到團員青年熱烈歡迎。”五巡分黨組副書記、副庭長劉竹梅說。
五巡健身房總面積達100余平米,內置乒乓球桌、臺球桌、跑步機、拳擊樁、綜合訓練器等十余種健身器材,供干警中午或晚上下班時使用。“我家孩子還小,下班后根本沒時間鍛煉身體。健身房建成后,可以利用中午休息時間跑跑步,既鍛煉了身體,也在繁重的辦案工作之余放松身心、緩解壓力。”從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借調的法官助理周媛媛告訴本報記者。
打造過硬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曾對政法隊伍建設作出重要指示,要“培育造就一支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法隊伍”。周強院長2017年2月15日在全國高級法院政治部主任會議上強調,人民法院隊伍建設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做到維護核心、絕對忠誠、聽黨指揮、敢于擔當。五巡始終把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擺在突出位置,嚴格貫徹落實庭領導“一崗雙責”,將培育造就一支忠誠的法官隊伍作為隊伍建設的重要目標。
在五巡揭牌成立的第二天,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第五巡回法庭分黨組書記、庭長李少平就率第五巡回法庭全體主審法官赴重慶市沙坪壩區紅巖魂廣場開展“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主題黨日活動;去年黨支部組織參觀紅巖革命紀念館,學習紅巖文化、感受紅巖精神;赴廣安鄧小平故居,探尋偉人足跡,追憶革命精神。
在五巡設立的一年多里,多次開展黨日活動,既是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兩學一做”和主題警示教育活動總體部署的具體措施,也是按照“抓黨建、帶隊建、促審判”總體工作思路,全面推進五巡思想建設、作風建設、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的重要途徑。一是加強組織建設。第一時間制定分黨組議事規則,報請成立黨支部、團支部。組織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舉辦黨建專題讀書會,慶國慶、迎接十九大勝利召開專題讀書會,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形成堅強戰斗堡壘;二是加強思想建設,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堅持“三會一課”制度,一年多來院領導、庭領導講黨課6次,教育引導黨員牢記黨的宗旨,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三是加強作風建設,強調要始終保持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持續改進工作作風,切實將巡回法庭建設成便民利民為民的“老百姓家門口的最高人民法院”。
鍛造全科法官
文以載道、文以化人。五巡成立以來,積極推進圖書室、庭史室等文化陣地建設,堅持開展“每月一講”“一期一會·朗讀者”讀書會、“每周薦書”等活動。
五巡始終堅持創建“學習型法庭”,努力鍛造“全科法官”,盡心做好“巡回區各級法院身邊的最高法院人”。經過不斷努力,五巡已打造兩大重要品牌:一是首創“每月一講”集體學習,向巡回區各級法院和重慶律協開放,搭建巡回區內法律共同體的學習平臺,為一線法官傳經送寶。經媒體報道后社會反響強烈,被譽為“潤澤西南法律人的法治課堂”。二是自2017年5月5日拉開了五巡“一期一會·朗讀者”讀書會的序幕,此后堅持每月組織一期。同時,五巡還開展每周薦書活動,由各團隊輪流,堅持每周向全庭薦書一本,迄今已達50期。《之江新語》《舊制度與大革命》《萬歷十五年》《平凡的世界》《古拉格群島》等經典之作都成為五巡人的讀書書目。
讀書薦書活動為五巡人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才情品味的平臺,豐富了五巡人溝通交流的渠道,增進了同事之間的友誼,深得干警們喜愛。
“巡回法庭是新事物,我們面臨著工作環境新、管理模式新、人員隊伍新、案件類型新、審理方式新等一系列新問題新挑戰。如何應對這些‘新’?不二法門是‘學習’。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五巡在建庭之初就提出打造學習型團隊的宗旨,讀書薦書活動是五巡繼推出‘每月一講’之后建設學習型法庭的又一重要舉措。”副庭長劉竹梅說,“作為最高審判機關的法官,除了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高超的業務水平,還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高潔的人格和良好的綜合素質,而閱讀無疑是砥礪品格、磨礪素質的最佳途徑。我們堅持每月都組織讀書會、每周開展薦書活動,只有我們的法官養成這種讀書習慣,才能不斷提升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更好地斷是非、辨曲直,成為專業精進、品德高尚的優秀法官,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是共和國法治建設偉大進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具有里程碑意義。這一重大舉措的強大感召力也激勵和鼓舞了五巡干警克服種種家庭困難,積極投身巡回事業。有的同志家里孩子小,只能讓家屬辭掉北京的工作,一起到重慶;有的同志因巡回無法照顧懷孕的妻子;有的同志則無法照顧因病臥床的老父親……正是這群人,為了司法改革事業、為了巡回法庭發展,積極投身全面依法治國偉大實踐,勇作司法改革偉大征程的排頭兵,來到山城重慶撐起了巡回法庭一片天。
“2016年歲末,央視一部熱播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第三集名為《以擔當詮釋忠誠》,巡回法庭法官和干警正是用他們對巡回事業的責任擔當和無私奉獻,詮釋著對人民司法事業和法治中國建設的無比忠誠。”五巡主審法官李曉云說。
“五巡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在這里不但有學富五車、循循善誘的資深法官教導我們如何辨法析理,也有朝氣蓬勃、青春陽光的書記員和我并肩工作;既有緊張繁忙的集中結案,也有輕松活潑的朗讀活動;既有合議案件時的觀點交鋒、劍拔弩張,也有集體生日會上的燭光點點、溫馨感人。”行政審判團隊書記員諶虹蓉動情地說。
文化建設推動了第五巡回法庭審判工作質效的全面提升,2017年五巡取得了結案率在全院居于首位的優異成績。日后,五巡將繼續把文化建設作為發展進步引擎,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先進司法文化為引領,進一步健全完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公正、高效、便民的訴訟文化建設,全力培育忠誠、專業、廉潔的法官文化和拼搏、奉獻、和諧的團隊文化,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