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暫停的“華杯賽”換了馬甲?
沉寂一段時間的“華羅庚金杯數學邀請賽”(以下簡稱“華杯賽”)有了新動靜。10月17日,官網掛出通知,稱“華杯賽”組委會將于寒假期間分別在深圳、南寧、曲阜、杭州、北京等地舉辦研學行活動,費用2700元到4200元不等,在研學行活動中會舉行數學綜合能力測試考核并評獎。
外界認為這意味著“華杯賽”的重啟。22日,記者以家長身份致電中國教育學會。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所有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全國性競賽正在教育部進行重新核準,核準名單12月份才有可能公布。
老牌競賽“華杯賽”換了“馬甲”
“華杯賽”始創于1986年,是為了紀念和學習我國數學家華羅庚舉辦的全國性大型少年數學競賽活動。
今年2月底,因教育部發出公告規范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表彰活動,第23屆華杯賽決賽暫緩舉行。
9月,教育部辦公廳又印發了《關于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其中明確,未經重新核準的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不得再組織開展活動。
該文件還強調,競賽應堅持公益性,做到“零收費”;競賽產生的結果不得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的依據。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確保競賽活動的連續性,2018年9月起,教育部委托中國教育學會接受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首次申報,10月進行集中論證調研,11月教育部集中進行研究決定。
據中國教育學會工作人員介紹,這一輪審核結果還沒有公布,全國性競賽均未重啟。
有地區名額已滿
其實,從華杯賽組委會這次發布的文件來看,他們要辦的并不是競賽,而是研學活動。數學綜合能力測試,只是研學活動中的一個環節。獲得一等獎的孩子,可以參加明年暑期舉行的研學旅行嘉年華。
不過,不同地區對“研學行”的界定并不一致。
19日,浙江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明確表態,無論作為中小學競賽活動還是作為研學旅行活動,“華杯賽”研學營都沒有得到教育部門的認定,“華杯賽”杭州營活動被叫停。
科技日報記者按照文件上所留電話與各地研學營聯系。深圳營聯系人表示,上周五該營就已經報滿,不再接受報名。南寧營聯系人稱繼續接受報名,當地名額為800人。曲阜營聯系人告訴記者,該營名額是“200以上400以下”,沒有報名門檻,“我們不是‘華杯賽’,只是‘華杯賽’組委會辦的一個研學活動”。
記者致電華杯賽組委會,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競賽需求仍在,限制還需合理
某大型培訓機構的奧賽老師坦言,這其實是“換湯不換藥”。“現在各類競賽都處于過渡期,只要不碰紅線,都在搞。”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不同學生有不同的發展需求,合適的競賽能幫助挖掘學生在不同方向上的潛力。“目前教育存在的問題,是評價標準過于單一,評價權力過于集中,逼迫大批學生在一條道上一較高下。”
他認為,限制競賽,會讓競賽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有專業知識支撐、經過了充分調研討論的限制,才是良性的。否則,就算限制了競賽,競賽還會以其他各種名目出現。
“應該明確,不是競賽的存在導致了教育的問題。”儲朝暉強調,歸根結底還是要建立科學多元的評價體系。和這一目標相符的競賽,應引導它有序發展,發揮其評價人才、選拔人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