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棚戶區改造區。 張浪 攝
河北保定一重點棚改項目三年無進展,公產單位為何爭當“釘子戶”?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棚戶區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然而在河北省保定市的市中心地段,2015年啟動的“保定市大世界棚戶區改造片區”,本應交房完工卻至今仍未拆遷,導致已簽訂拆遷補償協議的幾百名居民怨聲載道。
這個保定市重點民生項目,距離保定市委市政府不足300米,已連續三年寫進保定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國之聲記者調查發現,棚改項目一直無法推進的主要原因是,相關部門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之間利益牽扯,互相推諉,公產單位爭當“釘子戶”。
業主房子早已騰空,回遷地塊還沒開拆 業主:沒拆的都是公家的!
周女士原是保定市裕隆街97號市外貿宿舍的居民,2016年1月,她和保定市競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簽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議書》,協議約定將在36個月內對周女士一家進行回遷安置。三年過去了,她和鄰居們早已騰空了房子,但相關區塊還沒有開始拆。
周女士:我們這三棟住戶都已經搬遷完了,沒有拆遷的都是公家那一部分,就是兒童醫院、一棟外貿的辦公樓、農委的辦公樓,但它們也都搬清了,為什么還沒有拆?說三年就搬回去,這都三年了,拆還沒拆呢。
項目啟動三未動工,高齡業主租房困難多 老人:我看這里面有問題!
在保定市競秀區東風路和朝陽大街交叉口東行200米路南,中國之聲記者看到,這里距離保定市委市政府不足300米。在藍色圍擋內,十幾棟樓房早已破爛不堪,圍擋上有些模糊的字跡告訴人們,這里是2015年啟動的保定市大世界棚戶區改造片區。
今年已經83歲的申漢錚老人告訴記者,他和老伴在外租房已經三年,當時簽協議約定的36個月回遷,如今人去樓空,院內卻雜草叢生,沒有任何動工的跡象。
申漢錚:我們到現在三年多了,現在看來對我們進行了欺騙,原來預計現在應該是把更換的樓已經蓋好了。我看著這里面有問題!
多位知情的被拆遷居民稱,該項目遲遲不能推進,主要是涉及的公產單位難以拆遷,相關部門互相推諉。
和申漢錚一批簽訂協議的劉來戰告訴記者,三年來,已經有十幾位老鄰居去世在外邊,再也沒有機會回到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了。如今,遷出去的這些人年齡越來越大,很多人怕晦氣都不愿再租房給他們,有兒女的還好,孤寡老人連住處都快沒著落了。采訪中,多位居民表示,心里既委屈又氣憤。今年74歲的被拆遷居民譚(音)女士說:
譚女士:剛開始我們找房也費勁,找了好多地方,租人家的房子,都是湊和事,這家里的家具都是我們自己的,有些東西也不敢給人家弄,不如住自己的房子。
據了解,該項目一期以回遷安置房為主,涉及120多戶,近500人,二期涉及700多戶,近3000人。一期約定今年年底交房,由于項目一直無法推進,至今沒有進入建設階段。
拆遷區域5家企事業單位至今仍未騰退,棚改指揮部作用有限難推動
保定市大世界棚戶區改造回遷安置房項目涉及拆遷的住宅主要是十幾棟的保定市外貿局宿舍樓,除幾戶業主不在國內的情況外,其余110多戶居民幾乎全部簽訂了拆遷補償協議。而涉及到保定市農委、科技局、藥檢所、外貿辦和市兒童醫院等5個企事業單位的辦公樓,至今仍未完成騰退辦公場地和土地及資產的核銷工作。
保定市大世界片區提升改造指揮部相關人員透露,這個片區內的企事業單位都有歸口部門,涉及的部門比較多,雖然市里成立了指揮部,但指揮部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協調不了任何單位。
指揮部相關人員:根據這幾年的運作,指揮部基本上就是住建局派了幾個人單獨的工作,現在出現的問題就是對其他的部門,咱們指揮部不能說推不動,就是說有難度。
棚改項目各方有難處,動了誰的奶酪也不好受
指揮部的相關人員透露,該項目不能說領導不重視,但各有各的難處。目前,市政府已經意識到,光靠指揮部來推進項目,是推不動的。
指揮部相關人員:在解決的過程中,因為咱們的外貿辦公樓產權歸的商務局,但是它住了一些國有的公司,它住了11家企業,有集體的,有國有的,有搞外貿的,有搞內貿的,它這幾年以來一直都是靠租金在生活,這一拆,就沒有這個收入來源了。辦公場所咱們提供不了,后來多次跟市政府反映,由財政局來辦,但財政局有條文,市政府讓它走破產,走破產需要兩千多萬,財政局沒有2018年的財政預算給它。財政部也有規定,這屬于國有的辦公場所,國有資產,就不允許你企業在這里頭再占有。我給你提供什么啊,屬于國資委的國資委帶走,屬于商務局的商務局帶走,你就得給我騰出來,所以這個問題誰來解決?
再比如保定市兒童醫院被北京兒童醫院托管后,在他址新建了院址并于兩年前投入使用,但由于保定市政府承諾的相關建設資金及1000萬元貼息貸款無法兌現,保定市兒童醫院仍將B超、CT等一批醫療設備存放于舊址,希望政府兌現承諾后再進行徹底搬遷。
記者發現,五家單位作為市屬企事業單位,本應無償騰退辦公場所,其所占土地因為劃撥性質,也應直接由區有關部門直接收回核銷。但部門利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些工作的高效推進,進而導致回遷安置項目無法開工建設。
更大阻力:相關單位所占土地的順利核銷 雖然都是政府單位,角度不一樣
除了辦公場所和資產手續不能騰退核銷之外,更大的阻力來自于相關單位所占土地的順利核銷。保定市國土資源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現行土地政策,這五個單位所占土地為劃撥土地,應由保定市財政局作為資產管理方(業主)直接進行土地核銷手續,重新收回,之后可直接進行土地招拍掛流程。而保定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則告訴記者,作為資產管理者,要保證資產的價值,雖然以前是劃撥土地,但如果要收回,應由保定市土地儲備中心按市場價值對有關單位予以補償,之后財政部門才能進行土地核銷手續。
財政局:按程序,因為我們收了它的資產,我把你安排到別的地方去,評估這項工作實際上早完成了,包括安置。現在的焦點,因為核銷這些資產,可能在指揮部工作上推進的時候,因為立場不一樣,我們是站在業主的角度,它是作為一個開發商的角度,雖然都是政府的單位,但是站在工作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兼任的指揮部工作人員難能完成任務,機構空轉損害的是公共利益
記者調查發現,保定市大世界片區提升改造指揮部從領導到工作人員,由于都是兼任,自身又承擔著很多其他重要工作,所以督促或督辦指揮部有關工作的效率并不盡如人意。知情人士透露:
指揮部相關人員:你從會議紀要上就看到,(上級領導)光2016、2017年的專題會議研究最少不下于三次,你說他沒開會嗎,開了,布置了嗎,布置了,沒完成,它都有原因,他推不動。
相關會議紀要顯示,為了推進該項目,文件里明確了各單位的任務分工和完成時限,還成立了工作專班,但要求2017年12月底完成的7項工作中,有6項工作都沒有完成,大多涉及公產單位的土地及房產核銷。
針對這些問題,保定市政府也曾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也以市政府會議紀要的形式明確了各部門的職責和任務。然而,即使這樣,遇到的難題仍然一直在指揮部空轉。棚改項目涉及成百上千居民的切身利益,機構空轉損害的是公共利益。這個項目如何高效推進?中國之聲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