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安3月5日電 (記者 田進 通訊員 榮元昭 陳旭)5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200噸推力的先進固體發動機地面熱試車獲得圓滿成功。
該發動機是四院瞄準未來商業航天發射市場需求,研發的一型目前國內裝藥量最多、推力最大的高性能纖維纏繞復合材料殼體整體式固體發動機,發動機直徑2.65米,裝藥量71噸,推力達到200噸,發動機采用了多項新技術,綜合性能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可為中國新一代固體運載火箭的研制提供更強勁、性價比更高的先進動力,有力增強了固體運載火箭在商業航天發射市場的競爭力。
早在2009年,四院就在國內率先研制成功了當時推力最大的整體式發動機,該臺發動機為金屬殼體,直徑2米、裝藥量35噸、推力達120噸。它的研制成功直接推動了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中第一型全固體運載火箭長征十一號(CZ-11)的立項研制,成為中國航天固體動力向宇航運載領域拓展的重要里程碑。CZ-11運載火箭四級發動機全部采用固體發動機,均由航天科技四院提供,其中一級發動機便采用了120噸整體式大推力發動機。全固體發動機使得火箭最快可以實現24小時發射。自2015年9月首飛至今,CZ-11運載火箭已經取得了六戰六捷的驕人成績,累計將20多顆小衛星和微小衛星送入太空。
為進一步提升固體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四院在CZ-11運載火箭基礎上,自主開展了直徑更大、推力更強、應用領域更廣的先進大型纖維纏繞復合材料整體式固體發動機的預先研究。研制團隊不畏艱難、勇于開拓,相繼突破了超大尺寸復合材料殼體發動機的多項關鍵技術。本次試車的成果,可應用于未來CZ-11固體運載火箭的改進型。
與CZ-11火箭相比,改進型火箭的一級發動機可由直徑2米提升到2.65米,推力可由120噸提升到200噸,裝藥量可由35噸提升到71噸,發動機的殼體可由原先的鋼殼體發展為高性能纖維纏繞復合材料殼體,發動機綜合性能更為先進。預計火箭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的運載能力可從420公斤提升到1.5噸左右。特別是由于集成了原有發動機的優勢和近年來先進發動機的研制經驗,在商業航天的大背景下,發動機的成本得到了更好的控制,相對于其他運載工具,具有更高的綜合性價比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