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張巨額罰單,花生日記最近在電商圈著實火了一把,但依靠寄生巨頭與傳銷模式,不知還能走多遠。
巨額罰單
“這個商品有優惠券,價格合適,快買!復制這個鏈接打開手機淘寶就好。”“用這個鏈接領大額優惠券,四舍五入不要錢!”
打開朋友圈與微信群,新金融記者經常能看到有人分享各種商品的優惠券鏈接。
“那些下載了這種App的人就像中了邪一樣,每天不停地發各種商品的優惠券,實在是太煩人。說是自用省錢,但說白了不就是掙自己人錢嗎?”李想(化名)對新金融記者吐槽說,她有個關系不錯的閨蜜,自從接觸到一款叫做“花生日記”的社交電商App后,每天都給李想發十幾條購物鏈接,李想不堪其擾。
花生日記是一款社交電商App,這個App不賣東西,但可以領到各種優惠券,拿到券的人在淘寶、天貓購物時都能享受優惠、省錢。注冊填寫“上家”的邀請碼后,就能成為超級會員。通過超級會員的鏈接或邀請碼注冊的用戶都能算作它的粉絲,當粉絲達到一定規模,這個超級會員就能升級成為運營商,這時,粉絲再拉來的粉絲也會成為運營商的業績,而這些粉絲購物后會員都能拿到相應的傭金。
就是這樣的一款“拉人頭”的App,近日被處7456萬元的巨額罰款。
3月14日,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從2017年7月28日至2018年9月25日立案期間,花生日記以平臺運營商可獲取其發展會員所購買商品一定比例的傭金為誘餌,發展了多個粉絲數量多、流量大的流量運營公司,作為其分公司(也稱為運營中心),再由這些分公司去管理運營商,運營商負責發展會員,按照層級提取酬金。在上述期間,花生日記通過設定“平臺(分公司)—運營商—超級會員—超級會員……超級會員”的層級式管理架構,采取了多層級傭金計提制度和會員升級費用等手段。
截至2018年9月25日,花生日記App平臺形成了31530個以運營商為塔尖的金字塔結構,會員總數達21534555人,其中組織結構達到三級及三級以上層級的會員共有21496085人,占了全部會員人數的99.82%,層級最多的鏈條已經發展至51層。發展期間,花生日記開始收取超級會員費用。會員如希望升級成為超級會員,則需交納99元升級費用。
與其他被管理部門罰款后偃旗息鼓、低調行事不同,花生日記依然高調,甚至一夜成名。新金融記者搜索各大應用商店發現,花生日記的App并沒有下架。在花生日記“種花生”的楊洋(化名)甚至認為,這是在為公司做廣告,7456萬元罰款交得很值,一下就讓更多人知道了。而且交罰款是為了順利到美國上市,以后的發展空間會更大。
推廣盈利
新金融記者添加了花生日記官網公布的客服微信,對方發來一段“花生日記使用教程”視頻,教如何自買或分享給他人獲得傭金。對于被行政處罰的情況,該名工作人員表示“因為2017年時花錢才能成為會員,所以被立案調查”,“普通用戶可以放心,目前A輪已融資完畢,馬上第二輪融資。”
同時,新金融記者獲得一份《花生日記IPO之路的內部說明》,內容顯示,花生日記計劃2020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從2018年1月就開始對所有業務進行合規性準備。其計劃2019年6月完成B輪融資、2019年12月完成C輪融資。對此內部說明真實性,該名工作人員予以確認。
那么,此類社交電商App是如何盈利的呢?
“原來要想提升排名主要靠刷單,現在管得嚴了,被發現就是重罰。已經試著買了聚劃算廣告位,買關鍵詞,但效果都不太好,才試著采用淘寶客的方式來提升排名。但實話實說,這種方式對于一些高售價的商品來說沒什么用。”作為店家,徐濤(化名)也苦惱于自己在投入費用購買鉆展、關鍵詞、聚劃算廣告位后,排名并沒有明顯的提升,因為提升排名關鍵還是靠銷量。
徐濤所說的淘寶客形式,就是在后臺直接在淘寶推廣菜單設置好大額優惠券和傭金,阿里媽媽就會抓取這些數據,隨后對接給諸如花生日記、蜜源等導購平臺。花生日記等此類App將這些傭金中的一些分給它旗下的運營商和會員,其中淘寶平臺還需扣除10%的平臺服務費。根據此次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花生日記的處罰決定書可以看出,花生日記得到的傭金份額為18%。
如果商家直接降價會損失很大,但如果先放一批大額優惠券出去,就會有導購平臺或個人淘客幫他們做推廣,把店鋪排名刷起來之后就會有很多真正的消費者進店購買,這樣總的算起來盈利高于直接降價的效果。
“以前也有專門薅羊毛的羊毛黨,和現在用優惠券的模式差不多,只是現在更有規模,一些普通人也加入了進來。但我發現通過這些導購平臺導流進來的人都是愛占小便宜的人,其實和我們這種客單價較高的商家需要的客戶人群不太匹配,所以后來也就沒有持續做。”
寄生巨頭
因被罰款而站上風口浪尖的花生日記只是社交電商大軍中的一家。
社交電商去年就站在了風口上,種類繁多。依賴淘寶生態圈的有一淘、蜜源、紅人裝、云集、好券、好省、美逛、賺生活、粉象生活等,他們均通過阿里媽媽的數據接口,以淘寶客形式分享各家店鋪的優惠鏈接,客戶領券后跳轉到淘寶或天貓購買,即完成為各家店鋪的導流。
2018年11月份,京東推出了社交電商產品享橙,這是一款類似淘寶客的產品,分享優惠券的用戶領券后,在京東購物可以獲得相應的優惠。
因涉嫌傳銷違法行為被罰款,花生日記并不是第一家——這是社交電商領域的第二筆巨額罰單。2017年,社交電商云集微店因以交入門費、“拉人頭”和“團隊計酬”的行為開展運營,涉嫌傳銷,被市場監管部門罰款958.4萬元。而此前環球捕手也曾因涉嫌傳銷被微信封號。
同時,眾多靠淘寶生態或微信流量發展起來的社交電商還會面臨另一重風險:被巨頭封殺。
以導購為主要職能的社交電商和電商平臺之間是寄生的關系,他們從出生的第一天起就面臨著被封殺的可能。而此前,淘寶就曾封殺過蘑菇街、美麗說、折800等導購平臺。
2016年,微信社交生態逐步完善,不少個人淘客和社交電商平臺的人員都把微信當作重點推廣渠道和流量來源。
2017年5月21日,阿里媽媽向淘客發布了一條關于微信\/QQ渠道的推廣鏈接遭到屏蔽而無法打開的緊急通知。2017年7月17日,微信開始大規模清算封殺淘客的微信賬戶,共計有數十萬個淘客的微信賬戶在此次行動中被封,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力度之強創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