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58集團CEO姚勁波寄予厚望,并鼓勵其上市的58到家,日前遭到消費者投訴。
近日有消費者告訴長江商報記者,在58到家上簽約1年的家政服務合同,在用工3個月后被單方面告知要求加價。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作為58到家的兄弟品牌,58同城(WUBA.N)近日年報顯示利潤業績亮眼。但與此同時,會員數產生環比下滑7%,并預計利潤率在2019年收縮。
在二級市場,58同城去年5月7日最高股價為89.9美元/股,而最近收盤價為65.68美元/股,近一年時間股價跌幅26.9%,市值縮水近三成,市值跌破百億。
家政服務單方面漲價
在58到家官網上,顯示著58到家集團是阿里巴巴、58集團、平安、騰訊和KKR聯合投資,與58同城并行的兄弟品牌,平臺以提供上門服務為核心,涵蓋月嫂、育兒嫂、保姆、保潔、搬運速運、麗人、洗車等領域,服務國內百余城市。
“當時就是看中了58大平臺,值得信任,所以才安心在線找保姆。”投訴的劉女士告訴記者,沒想到用工3個月,對方要求把月薪從1700元漲至2000元。
面對當初白紙黑字寫明的一年合同,58到家官方說可以隨時酌情漲價,劉女士也頗感無奈。對此,長江商報記者致電58到家官網客服,對方表示家政服務有專員對接,如有問題會派經理去核實處理。
在劉女士提供的與經理對接聊天記錄顯示,在關于58到家權利與義務中寫明,丙方有權要求甲方和乙方按照合同約定及時向丙方支付全部傭金、保證金等費用;同時可以根據本合同約定而更換家政服務人員,由于保姆市場價格正常浮動以及單個保姆期望薪資不同,不排除家政服務人員報酬的浮動,若出現上述情況,不視為丙方違約。
58到家人員認為,根據市場價格和保姆期望,保姆提出漲價,58并不違約。
對此,湖北得偉君尚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松律師認為,如果58到家作為服務提供方,在合同中并未明顯提醒相關風險,還是有瑕疵。但如果僅僅作為中介方,在保姆單方面提出漲價后,甲方有權要求58到家更換新的保姆,并繼續履行之前合約。那么上述條款就不違法。
58同城2019預計凈利增幅低于收入
2013年紐交所上市的58同城,近日姚勁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已于美國上市的58同城不考慮回科創板,但對于58集團投資孵化的企業,比如58到家、快狗打車、土巴兔等,非常鼓勵這些企業積極把握科創板的機會。
去年,姚勁波也曾公開表示,鼓勵58到家等旗下企業在A股上市,并表示有些公司已經在這個過程中了。
不過,彼時2018年,58同城股價最高89.9美元/股,截至最近收盤價為65.68美元/股。股價跌幅26.9%。
最新58同城公布的2018年第四季報及2018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顯示,2018年58同城運營利潤為23.867億元,同比增長32.9%,非美國會計準則的運營利潤為30.513億元,同比增長29.3%。凈利潤為19.970億元,同比增長55.4%,非美國會計準則的凈利潤為27.231億元,同比增長51.7%。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四季報中,雖然四季度收入總體增長超預期,但是會員數產生環比下滑7%;會員收入同比增速8%,比2018年第三季度19%下滑明顯。四季度收入超預期主要是來自網絡營銷服務的高速增長,以及“其他服務”收入的增長。并預計利潤率在2019年收縮。平臺付費會員數量約277萬,同比增加4.4%,環比下降6.7%。
興業證券研報也認為,58同城2019年第一季度收入預期增長將放緩。而主要原因是受宏觀經濟影響。并預計2019公司將持續增加廣告及研發費用投入,凈利潤增速低于收入增速。多家研究機構也認為,付費會員賬戶放緩將對會員收入及在線營銷服務收入有負面影響,并下調股價目標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