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云社弟子吳鶴臣在水滴籌發起百萬籌款引發廣泛關注,水滴籌平臺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5月6日,有媒體調查發現,眾籌背后存在代寫經歷、提供虛假病歷等黑色產業。有商家稱,代寫眾籌文章一篇50元。用戶提供部分虛擬信息后,寫手改寫并加上大量煽情文字。還有商家出售虛假疾病診斷書、檢查報告等。
對此水滴籌官方回應,表示媒體調查所發起的眾籌已經通過平臺初步審核,但是還未通過求助人社交網絡的監督驗證以及提現公示驗證等多個環節,無法完成提現。
水滴籌方面表示,作為“救急難”的個人大病求助互聯網服務平臺,水滴籌借助熟人社交網絡驗證,在籌款的整個過程進行風險控制。求助人在提交身份證明材料、病情證明材料等相關材料,通過平臺初步審核之后,還需要經過社交網絡的監督驗證、提現公示驗證等環節,才能最終完成提現。對于僅僅提交了基礎信息而不在社交網絡進行傳播驗證的籌款,既無法籌集到所需資金,也無法最終完成提現,可視為無效求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