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穩坐自主品牌銷量頭把交椅的長安汽車,在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銷量下滑情況下,也未能成為長安集團的救命稻草。數據顯示,2019年前5個月長安汽車銷量為68.4萬輛,同比下滑32.9%。目前,在SUV市場全面布局的長安汽車,主力車型CS75、CS35與CS85 COUPE、CS55之間部分價格重疊,內耗嚴重。作為首家跨過百萬輛銷量大關的自主品牌,長安汽車正在被競爭對手逐漸甩開,如何走出困境,成為長安汽車亟待解決的難題。
主力車型下滑
數據顯示,5月長安汽車銷量為11.3萬輛,同比下降34.7%;前5個月累計銷量為68.4萬輛,同比下降32.9%。相比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兩大合資品牌銷量的兩位數跌幅,2018年曾為長安集團整體貢獻80%銷量的長安汽車陷入低迷,更讓長安集團感到頭疼。
據統計,以自主乘用車為主的重慶長安,5月銷量為3.4萬輛,同比下滑28%;前5個月累計銷量為25.5萬輛,同比下降30%。來自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的數據顯示,長安汽車再一次無緣汽車銷量排行榜前10。
盡管長安汽車并未公布具體車型銷量數據,但乘聯會統計,長安汽車主打的CS系列車型未能進入5月SUV排行榜前15位,其中CS55、CS75、CS35三款長安走量車型銷量未能實現同比增長。事實上,2019年以來,長安汽車主力車型銷量持續低迷。前4個月,CS75車型銷量同比下降18.7%。CS55銷量同比下滑更達42.9%。雖然CS75車型月均銷量仍能破萬輛,但與哈弗H6高達2.5萬輛的月銷量相比,該車型已經掉隊。
在主力車型銷量下滑背景下,長安汽車經銷商的日子也不好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5月長安汽車庫存深度達2.1,這意味著,在不向廠家提車情況下,長安汽車經銷商仍需2.1個月才能消化完現有庫存車。
此前,為響應國家增值稅稅率下調政策,長安汽車對旗下全系車型進行官降,降幅為2000-6000元。但是,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長安汽車經銷商為加速清理庫存,已在官降金額基礎上開出更高優惠。目前,長安CS75車型優惠已達1.2萬元,CS35車型優惠為6000元。同時,長安逸動車型優惠也在6000元左右。盡管經銷商加大優惠力度,但長安汽車各車型銷量依然不理想。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北京一家長安汽車4S店內,雖然新款長安CS95車型已經上市,但該店內老款車型依然在售。該店銷售人員表示:“4月新款長安CS95已經上市,但老款車型至今仍未售完,只能把優惠擴大到4萬元清貨。”
新車淪為陪襯
在主力車型銷量出現疲態后,長安汽車希望借助新品謀求市場突圍。2019年3月,長安CS85 COUPE上市,該車型也成為長安汽車推出的首款轎跑SUV車型,以期在SUV細分市場搶奪份額。根據長安汽車規劃,該車型年銷量目標為7萬輛,然而數據顯示,4月長安CS85 COUPE銷量僅1471輛。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長安CS85 COUPE銷量遇冷與尷尬的產品定位不無關系。長安汽車經銷商對這款長安汽車寄予厚望的車型并不感冒。北京商報記者在一家長安汽車4S店看到,上市不久的CS85 COUPE已被擺放至展廳角落。一位銷售人員坦言:“目前長安CS85 COUPE沒有優惠,按照該車型售價還不如挑選CS75,優惠力度大更劃算,以后出手時二手車也相對保值。”
業內人士表示,作為SUV細分車型,轎跑SUV在國內受眾群仍屬小眾。此前,作為首款轎跑SUV的寶馬X6,月銷量也僅為幾百輛。對于長安汽車來說,目前需要提振銷售的是走量車型,差異化產品對于長安汽車來說并不是好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除屬于小眾車型外,長安CS85 COUPE還存在與主力車型“掐架”的問題。“在售價上,CS85 COUPE與CS75部分車型重疊,同時由于CS85 COUPE為溜背車型,后排空間也遜于CS75,因此與CS75相比,我們不會推薦消費者購買CS85 COUPE。”上述銷售人員表示。
CS85 COUPE遇到的問題,在長安汽車旗下車型中普遍存在。雖然長安汽車SUV產品線豐富,但旗下產品存在定位一致、價格相交等問題,內耗嚴重。在CS85 COUPE上市前,長安汽車新CS55和新CS75定位便相對一致,而且指導價也接近,兩款車型的優勢相互蠶食。業內人士表示,長安汽車密集布局SUV市場是希望將消費者全面覆蓋,但相同定位車型售價彼此重疊,最終只能導致自身“掐架”加速內耗。
此外,在產品布局上,長安汽車僅依靠SUV支撐銷量,但在市場整體銷量放緩局面下,長安汽車的產品銷量也大幅下滑,盡管此前長安汽車一度想要扭轉該局面,時任長安汽車副總裁龔兵也曾表示,長安汽車要重回“兩條腿走路”即SUV+轎車。然而,轎車產品睿騁CC和逸動的銷量并未有起色。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2019年是SUV市場結構性調整期,部分SUV細分市場增長乏力,調整速度慢的車企很難適應激烈競爭”。
調整產品布局自救
實際上,在2018年長安汽車便已經出現嚴重的利潤下滑。數據顯示,2018年,長安汽車銷量為213.78萬輛,同比下降25.58%,旗下多款車型銷量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進入2019年,該現狀也未得到改變。銷量的下跌,也直接影響長安汽車的盈利能力。財報顯示,2019年一季度,長安汽車面臨總營收、凈利潤雙下滑,其中凈利潤虧損更擴大至21億元。這也是繼2018年三四季度后,長安汽車連續第三個季度出現虧損。
盡管旗下合資企業長安福特的大面積虧損,是導致長安集團整體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但在2018年長安集團214萬輛的銷量中,長安自主板塊貢獻了149萬輛。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長安汽車陷入銷量困境,很可能使長安集團整體銷量崩盤。數據顯示,除去合營企業所獲收益,長安汽車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季度凈利潤下滑迅猛,分別為7.13億元、3.51億元、-6100萬元。
為扭轉頹勢,2019年長安汽車開始加速產品更新,長安汽車乘用車營銷事業部副總經理潘欣欣表示,“在傳統燃油車及新能源車板塊,長安汽車將推出CS85、全新CS15、全新緊湊型SUV及奔奔EV、逸動兩廂EV、CS55 EV等全新或改款車型”。但業內人士認為,盡管步入“產品大年”,但2019年長安汽車推出的多為換代或改款產品,全新產品并不多。相比起其他自主品牌密集的新品牌、新產品攻勢,長安汽車的產品打法依舊略顯保守。
目前,長安自主正深化“第三次創業”,加大投入智能化戰略“北斗天樞計劃”和新能源戰略“香格里拉計劃”,以應對困局。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在銷量、利潤重壓下,長安汽車應尋求轉型,但戰略落地仍需要時間,短期內對于提振長安的銷量并沒有過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