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詐騙套路百出 老年游成重災區
老年游需求快速爆發,一些假借旅游外殼行詐騙之實的案件也逐漸浮出水面。7月8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老齡協會獲悉,在對本市涉老案件調研后,市老齡協會聯合北京扶老助殘基金會等多部門總結了十類與當前老年人生活密切相關的騙術。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其中有多個種類的詐騙都涉及老年消費需求集中的旅游產業,比如保健養生類詐騙中就存在通過免費旅游向老年人銷售夸大效果保健品的現象;還有不法分子以低價旅游誘惑騙取錢財的情況,甚至出現了導游與景點商店等相互勾結,強制老年人消費的案例;同時,通過低價旅游套取高保證金的合同類詐騙也現身市場。在業內看來,雖然老年人旅游需求日益高漲,但由于這類旅游產品存在留證難、異地維權成本高等問題,會被不法分子鉆空子,相關部門還需強化管理機制,完善事前事中管理和事后追查。
行騙套路不斷翻新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有多個種類的涉老騙局都會利用旅游作為幌子。”本次參與調研的北京市扶老助殘基金會法律部主任林鴻雨介紹。
具體來說,在保健養生類詐騙案件中,有不法分子曾向老人發放傳單,稱老人每人只需繳納2800元就可以體驗三天兩晚的免費旅游和“VIP體檢”,同時還能參與由“知名專家”主講的保健品公益講座。據悉,在此過程中有所謂的保健醫生對老人的“體檢結果”進行夸大的病情分析,誘騙老人購買了數萬元的保健品。“在這類案件中,旅游成為了不法分子行騙的入口,行騙方大多是所謂的保健品企業、投資理財公司等,它們會讓老人以會員等形式加入一個組織,以較低的價格開展旅游活動,并在旅游過程中‘套路’老人。”林鴻雨分析稱。
與此同時,還有一些旅行社直接將旅游作為行騙的手段。比如2017年,老人譚女士就以600元的“超低價格”參與了港澳雙臥6日游并按照要求與組織企業簽訂了責任書。當譚女士跟隨旅行社前往當地旅游時,被導游安排在香港某珠寶店強制購物,原定的1.5小時購物行程被延長至4.5小時。“老人在受到旅游企業拋出的‘不合理低價游’甚至是免費旅游的誘惑后,往往會在途中被旅游企業限制旅游行程,在一個封閉的商店等空間內,不法分子會設下騙局或者組織一些游戲,直接欺騙老人高價購買所謂的玉石等商品。”林鴻雨介紹。
此外,老年人因旅游需求被“套路”的案件種類中還包括了合同詐騙等。“目前針對老年人的消費詐騙,已逐步衍生出了更多的‘花樣’,比如不法企業會在旅游中嫁接保健品詐騙,甚至衍生出投資理財詐騙等多種形式。”林鴻雨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維權關難過
不可否認,涉旅游產品維權難已成行業痛點,讓老人在維護自身利益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阻礙。有專家直言,這一問題甚至讓不少老人最終只能放棄維權。據林鴻雨介紹,調研發現,目前涉嫌老年消費詐騙的旅游企業,大多是成立時間不長的小型旅行社,人均詐騙金額在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
對于老年人的維權難點,林鴻雨分析稱,首先,不少老人在旅游過程中都沒有保留證據的意識,“有的案件中,老人在被‘忽悠’著買了保健品后,發票、包裝都沒有保留,他們甚至會聽信商家的宣傳,直接將保健品保存在商家的倉庫中。”林鴻雨介紹,與此同時,還有一些不法分子為避免留下證據,會采取上門拿現金等形式收取款項,而這些都給維權取證造成了困難。
“其次,通過旅游來對老人進行消費欺詐的案件,普遍都存在旅游目的地與老人居住地相隔較遠的情況,部分案件甚至需要老人到旅游目的地維權,維權成本普遍較高。”林鴻雨特別提到,雖然旅行社作為組織者在涉嫌消費欺詐的訴訟中可以作為被告方,但由于老人購物、付款的對象基本都是目的地的紀念品商店等企業,證據缺失的現象極為普遍,補充證據的條件又較為困難,同時旅行社“甩鍋”撇責也增大了維權難度,更何況玉石、金銀飾品、古玩字畫等商品通常溢價率高,很難界定是否存在欺詐行為。
亟待強化監管
在業內看來,對于老年旅游消費來說,雖不能“因噎廢食”,但也確實應重視其中存在的管理短板與監管空白,強化對于老年人權益的保障。
隨著老年消費需求快速爆發,旅游行業已著實成為了我國人口老齡化紅利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北京財貿職業學院旅游咨詢中心主任王琦介紹,調查顯示,老年人年均旅游次數在一次以上的占比高達86.25%,雖然他們愿意花在旅游的支出在2000-20000元/年不等,但三成以上集中在5000-10000元/年,可以看出北京老年旅游市場的需求較強。
除了有不法分子鉆空子利用旅游詐騙老年人外,此前北京二中院發布的對五年來審結“老年人旅游人身損害糾紛案件專題調研”結果還顯示,老年人參加的“夕陽團”、“銀發團”等旅行團,團員大多為老年夫妻或獨行老年人,而旅行社普遍僅配置1-2名領隊或導游陪伴,難以為每位老年人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保障。據統計,2014-2018年,市二中院審理老年人旅游人身損害案件共27件。其中2件案件中的老年旅游者造成死亡的后果,7件案件中的旅游者造成殘疾,死亡、殘疾比例分別為7.4%、25.9%。可見,老年旅游供給亟須政策與監管層面的規范。
對此,一方面,法律界頻繁發布提示稱,老年人及其親屬在選擇老年旅游產品時,不要為圖便宜,參加低價劣質團,而且出游前對整個行程要有明確的認識,最好選擇安排寬松、時間比較充裕的旅行團,并簽訂一個比較詳細的出游合同,以便權益受到侵害時能得以維護。而旅途中,如有購物,要保留有效購物憑證,萬一出現糾紛,可以向當地消委會或旅游、公安等部門投訴舉報;另一方面,業界對于相關部門加強對老年旅游產品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和追蹤的呼聲愈發強烈。今年3月,北京市民政局還印發了《北京市整治養老行業“保健”市場亂象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根據《方案》,本市將嚴厲打擊虛假宣傳、虛假廣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及欺詐老人等各類違法行為,遏制“保健”市場亂象,其中,以免費體檢、組織旅游等形式銷售保健品的行為將成為重點檢查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