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獲取出售公民信息被批捕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李棟 通訊員李彥勇、張毅濤、梁榮忠)請問您買房嗎?要貸款嗎?要炒股嗎……為何每天總有“騷擾電話”在你的手機響起?他們是怎樣獲得了你的聯系方式?近期,廣州越秀警方發起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摧毀多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不法利益鏈條,截獲各類公民個人信息數據存儲量多達10G。
今年3月,越秀警方在偵辦一起電信詐騙案中,發現1名嫌疑人手機里存有大量公民個人信息。越秀警方結合智慧新警務順藤摸瓜、精準研判,發現多個主要活躍在廣州市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作案團伙。對此,越秀警方馬上成立專案組,開展專項打擊。
經過前期偵查,警方初步掌握這些作案團伙的成員架構和交易情況:團伙成員主要從網上論壇、QQ群和微信群等各類網絡社交平臺,通過購買、交換以及工作之便竊取等方式非法獲取公民信息,范圍涉及公民身份、住址、財產、通信等信息。
據介紹,這些團伙有人專門收集獲取信息后,再向下家出售;有些是同行,彼此進行交換以充實手頭的資源。他們在QQ群、微信群等網絡社交平臺,通過暗語聯系,比如“大樹”(即指大數據);或者通過熟人介紹,形成一條黑灰產業鏈。據悉,這些個人信息根據其重要性,價格從幾毛錢到幾塊錢不等。
4月至6月期間,越秀警方先后組織警力,分成35個抓捕組,分別奔赴省內廣州、佛山、湛江各市,及安徽、江西等地實施抓捕收網行動。行動中,共打掉多個收集、買賣個人信息作案團伙,截獲各類公民個人信息數據存儲量多達10G。目前,涉案的5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越秀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其中林某、馬某以及秦某等2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檢察院批準逮捕。
據嫌疑人林某交代,2017年10月,其在一個信貸行業微信群里看到有人叫賣公民信息資源。經過私下交流,林某覺得倒賣這些信息可以獲取中間差價,于是向對方購買了一批公民個人信息,隨后又倒賣出去。此后,林某成為公民信息的倒賣中介,大肆通過多個網絡社交平臺尋找賣家和買家倒賣公民個人信息多達數百萬條,從中非法獲利人民幣近1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