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長江之變】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危機礦山”變身4A級景區[全景新聞]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黃石7月18日訊(記者 魏敏)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位于武鋼大冶鐵礦廠內,很多人都知道這里,卻鮮有人知道,大冶鐵礦是清廷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洋務企業唯一保留下來,并仍在正常運作的一家。1893年大冶鐵礦建成投產,并成為中國第一座用機器開采的大型露天鐵礦。
垂直落差444米、面積達366萬平方米的露天采場。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魏敏/攝
經過100多年的大規模開采,大冶鐵礦已消耗鐵礦儲量1.3億噸,到本世紀初,其鐵礦資源保有儲量已不足3000萬噸,被國家列為“危機礦山”。 礦山不能無止境的開采,發展中的問題也要在發展中解決。為擺脫對礦產資源的深度依賴,大冶鐵礦開始探索綠色發展之路。
仍然在進行開采作業的大冶鐵礦。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魏敏/攝
據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相關負責人閻紅勇介紹,由于廢石場都是硬巖,很難有樹木能夠在巖石表面生長。如何扮靚這個大采坑、保護這里的生態環境?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礦區陸續投資數千萬元,積極開展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 通過反復試驗,終于在硬巖廢石場不覆土的條件下培養種植刺槐等樹木,并對已成形的廢石場進行綠化復墾。昔日的廢石堆放場變成面積達366萬平方米、相當于10個天安門廣場的亞洲最大的硬巖綠化復墾基地,創造了“石頭上種樹”的生態奇跡。礦山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時,復墾林釋放出大量的氧氣,提高了整個礦區的空氣質量。
礦區內運輸用的小火車。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魏敏/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從資料中獲息,2005年,占地15平方公里的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建成,并于2010年被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隨后,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又獲得了“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和第一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