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多以前,航天通信(600677,SH)重組并購了智慧海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慧海派),意圖拓展公司的民用通信業務。近年來,智慧海派盈利持續上漲,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但時間進入2019年,智慧海派似乎出現了問題。
7月19日,航天通信公告稱,公司第二大股東、也是智慧海派原實際控制人的鄒永杭所持航天通信全部股份遭凍結。凍結原因在于:鄒永杭替智慧海派旗下公司的銀行借款提供擔保,而智慧海派方面卻沒有按期歸還借款。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研究發現,自今年以來,智慧海派已身披多條“被執行”信息。
拖欠借款遭訴
根據航天通信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鄒永杭所持有的公司4235.72萬股股份(占比8.12%)被杭州蕭山區人民法院司法凍結,凍結日期自2019年7月18日至2022年7月17日。凍結原因為:南京銀行蕭山支行與航天通信下屬子公司智慧海派之全資子公司禾聲科技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
據悉,南京銀行蕭山支行與禾聲科技于2018年6月1日簽訂了《最高債權額合同》,由智慧海派、鄒永杭和張奕(鄒永杭配偶)為禾聲科技提供最高額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2018年6月29日、2019年3月27日,禾聲科技分別向南京銀行蕭山支行借款3000萬元和2000萬元。其中,3000萬元借款到期日為2019年6月20日。然而,在該筆借款到期后,禾聲科技卻沒有全部歸還,出現了部分逾期。
因此,南京銀行蕭山支行向杭州蕭山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禾聲科技歸還借款本金4695.12萬元(其中2000萬元到期日為2019年9月20日,南京銀行蕭山支行要求提前歸還),并要求智慧海派、鄒永杭和張奕承擔連帶擔保責任。
資料顯示,智慧海派產品包括智能終端ODM產品(以成品智能手機ODM產品為主,并包括手機主板、結構件等手機半成品和零部件)以及物聯網終端產品(包括安防產品、車載音響、車載電子設備、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產品)。其中,智能手機ODM業務為該公司主要營收來源。
2015年12月,航天通信分別向鄒永杭、朱漢坤、張奕、萬和宜家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智慧海派的51%股權(其中購買鄒永杭持股31.78%),并向智慧海派進行了增資,最終持股58.68%。也正是通過上述交易,鄒永杭成為航天通信第二大股東,持有上市公司4235.72萬股。
身披多項“被執行”信息
對于禾聲科技未能按期歸還銀行借款,航天通信解釋稱,近期以來,智慧海派資金較為緊張。這一情況讓人感到有些意外。
按照航天通信收購時的計劃,智慧海派業務主要集中在民用通信領域,而上市公司的通信裝備制造業務主要市場渠道在軍方。在重組后,雙方可以推進協作,實現軍民市場資源優勢互補,拓展上市公司傳統通信主業和未來物聯網終端業務的銷售渠道和市場資源。
而事實上,在被航天通信收購后的幾年時間里,智慧海派業績表現的確不錯。據航天通信財報,2016年~2018年,智慧海派分別實現凈利潤2.44億元、3.56億元、4.03億元。
今年4月中旬,在智慧海派業績承諾期已屆滿的情況下,鄒永杭、朱漢坤等又與航天通信簽署相關協議,承諾智慧海派2019年、2020年的凈利潤不低于重組《資產評估報告》中載明的預測凈利潤數額,且均不低于3.2億元。
工商資料顯示,鄒永杭、朱漢坤目前仍分別持有智慧海派26.31%、6.58%股權,且二人均擔任智慧海派董事;鄒永杭還為智慧海派董事長、總經理。由此看來,智慧海派的處境似乎并不值得外界擔憂。然而,突然爆出的訴訟事項打破了平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今年以來,智慧海派開始出現諸多問題。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發布的信息顯示,4月3日,智慧海派被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7月3日,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將智慧海派列為“被執行人”;7月12日,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將智慧海派列為“被執行人”。
據航天通信2015年7月發布的重組報告書,智慧海派手機產品的主要客戶包括HTC、宇龍酷派等。宇龍酷派一度是公司最大客戶,銷售收入占比超過60%。按照智慧海派當時預計,公司未來仍將重點依賴這些客戶。但眾所周知,近兩年,宇龍酷派、HTC的發展情況并不樂觀。不過,智慧海派近年來依然實現了不錯的盈利,公司或許找到了其它利潤來源。
7月1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多次撥打航天通信證券部電話,但無人接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