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頡宇星)夏季是游泳高峰季,游泳池的水質衛生問題也成消費者關注的重點。近日,相關監管部門對全國的游泳池進行了抽查,發現許多知名連鎖健身房的游泳池水質不達標。除此之外,兒童在游泳之后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等癥狀的新聞也頻見報端。中國商報記者走訪多家健身房了解到,由于游泳池換一次水成本很高,部分健身房的游泳池不會及時補充新水甚至半年不換水,而是通過添加大量消毒劑的方式進行消毒,危害游泳者的身體健康。
知名連鎖健身房上“黑榜”
為了保障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開展了2019年國家隨機監督抽查計劃,部署地方相關部門對游泳場所開展監督檢查。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表示,為了強化社會監督,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震懾力度,決定分兩批公布游泳場所較多的城市的游泳池水質衛生抽查情況。第一批泳池水質衛生抽查結果顯示,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共有116家游泳池水質不合格,其中包括知名連鎖健身房青鳥體育(北京)有限公司西城分店、北京斑馬悅動健身俱樂部、威康健身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廈門浩沙健身俱樂部有限公司、青島英派斯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
記者了解到,根據規定,人工游泳場所應設置專人負責池水凈化消毒工作,并配備足量、符合國家衛生要求的凈化、消毒劑。每場開放前、開放時均應進行池水余氯、PH值、溫度等檢測,檢測結果應公示并注明測定時間,且記錄備查。然而記者在走訪的健身房中并沒有發現健身房公示泳池池水的相關信息。
一般情況下,健身房游泳池如何保證水質呢?據某連鎖健身房一位不愿具名的健身教練表示,健身房游泳池配有水循環處理系統,通過沉淀、過濾、消毒、加溫、補充新水等一系列流程來確保水質達標。即池水通過出水口進入過濾設備,過濾以后再通過進水口放回泳池,并且補充新水。
他表示,部分健身房只是對池水進行過濾,不會補充新水,更不會將池水一次性全部換掉,因為換水成本太高。“以一個1000立方米的泳池來計算,每立方米商業用水的價格在9-9.5元,換掉整池水需要9000-9500元,補充新水的水費也不少。”
此外,換水時間較長也是一個原因。他表示,一般來說,一個標準泳池,換一次水需要20個小時左右。為了節約時間,健身房不會經常換水。
據他了解,健身房最起碼要通過不斷補充新水的方式達到一個月換一次水。然而,有些健身房半年才換一次水,那些宣稱一天換一次水的健身房,基本上是在虛假宣傳。
他坦言,由于沒有及時換水,池水中的尿素、大腸菌群等數據會超標,水就會變得渾濁。健身房為了讓水看起來清澈就會無節制地添加消毒劑,致使池水余氯含量超標。所以很多消費者會聞到游泳池刺鼻的氣味。
水質不達標危害大
據記者了解,根據我國《游泳場所衛生規范》的相關規定,游泳池水質是否達標取決于余氯、尿素、pH值,以及大腸菌群的含量。其中,游泳池水中余氯含量的衛生標準為0.3-0.5mg/L。余氯的含量達標保證了游泳池水具有持續的消毒能力。余氯可抑制水中殘存的細菌再次繁殖,還可以防止交叉感染。如果余氯濃度低于標準,將不能及時有效地殺滅水中的病菌,影響游泳者的健康。余氯濃度高于標準,則會對人體皮膚、粘膜產生刺激。
尿素含量反映了游泳池是否及時補充新水。游泳池水中的尿素主要來源于人體的汗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基本對人體無害。游泳池水尿素含量超過衛生標準表明健身房每日給游泳池補給的新水量不足。
pH值是反映游泳池水酸堿度的指標。過酸和過堿環境容易對游泳者眼睛和皮膚造成刺激。規定顯示,合格的游泳池水pH標準是6.5-8.5之間。
大腸菌群間接反映水質污染程度,規定顯示其標準為≤18個/升。大腸菌群數量超標時,大腸桿菌進入人體后易引發腸道疾病。
游泳池水質不干凈已危害人體健康。據媒體報道,2014年,安徽省池州市多名兒童在當地一家游泳館游泳后,出現持續高燒、咽喉腫痛等癥狀。經安徽省疾控中心綜合檢測,初步判定這是一起由腺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俗稱“游泳池熱”,該疾病與該游泳館水質有關。
據專家介紹,“游泳池熱”,即咽結膜炎,一般潛伏期為五天左右,該病以發熱、咽炎和單眼或雙眼的急性濾泡性結膜炎三聯癥為特點。
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向記者表示,如果游泳池水沒有進行嚴格消毒,會導致游泳者患眼病,例如角膜潰瘍,還有以足癬、體癬等為主的真菌感染皮膚病,還有細菌性皮膚病比如膿胞瘡。因此,泳池一般都有明文規定患有皮膚病的人群不得下水游泳。
另外, 他表示,游泳者在游泳時難免吞進少許池水,而初學者和兒童吞進的池水則會更多。如果水中大腸桿菌超標,吞入池水就有可能引起胃腸道疾病,例如腹瀉。如果不干凈的池水進入游泳者耳道,有可能引發外耳道炎。
監管與自律需雙管齊下
據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夏季游泳場所人員密集,游泳場所水質衛生質量直接關系群眾的健康權益。游泳場所水質應當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健身房的經營者應該按照規定對泳池進行消毒,公示相關信息。
另外,他建議消費者在選擇游泳場地時可以參考以下方式:首先,在游泳館內聞一下氯氣的味道進行初步判斷,如果有輕微的氯氣味表示水質達標,聞不到或氣味過重均不正常。
其次,消費者要看該游泳場所是否設置公示欄,公示欄上應公示《衛生許可證》、衛生信譽度等級、檢測報告等相關信息。此外,消費者還要看游泳場所對池水的余氯、pH值、水溫等項目自檢結果是否合格,并按每一場次或上午、下午、晚上對檢測結果進行公示。
最后,消費者要觀察游泳池水質,游泳池水應當清澈透明見底,如果水質出現發白、發綠、渾濁,以及看不清池底的情況,并且池壁附著一層黏膩物體,表明水質正在老化,游泳池水衛生可能不合格。
他特別提醒,即使游泳池水質達標,也請消費者在泳池內佩戴泳鏡、泳帽和耳塞。此外,每一位游泳者都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尤其是一些兒童在泳池里隨意小便的不良行為,需要家長矯正。
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監管部門一直在定期對轄區內的游泳場所進行人工取樣檢測,對于不達標的游泳場所給予曝光、罰款、勒令停業整改等措施,未來還將繼續加強對游泳場所的衛生監督檢查,引導市民選擇衛生安全的游泳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