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兒菜里,全聚德絕對是響當當的品牌。155年過去了,全聚德依然是北京旅游業的一塊金字招牌,但這塊招牌,近幾年愈發黯淡。2018年,全聚德凈利潤7304.22萬元,同比減少46.29%。這是全聚德自2008年以來凈利潤最低的一份半年報。19日晚公布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全聚德上半年凈利潤3227.83萬元,同比下滑58.51%,慘遭腰斬。
在半年報中,全聚德并未公布利潤下滑的原因。但在此前的業績快報中,全聚德表示,經營業績減少主要是因為餐飲門店接待人次減少,營收下滑,同時帶動部分上游食品工業收入減少。
8月20日,全聚德報收于10.57元,微漲0.09%,市值32.3億元。相比2015年年中時的最高點,全聚德市值已縮水66億元。
全聚德發展的面臨瓶頸,正是當下“老字號”們的處境。2018年底爆發的“蜂蜜門”,致使同仁堂2018年凈利減少5778萬;今年7月,另一家老字號、持續增長十二年的東阿阿膠預計上半年度利潤同比下滑75%~79%。業績預告一出,東阿阿膠迅速跌停,兩天市值蒸發三十幾個億。
全聚德利潤又腰斬
19日晚,全聚德公布的2019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58億元,同比下滑13.43%;凈利潤3227.83萬元,同比下滑58.51%,慘遭腰斬。
全聚德2008年以來中期業績概覽
Wind數據顯示,全聚德近5年來的營收和凈利潤幾乎就不再增長。
數據來源:wind
今年上半年3227.8萬元的凈利潤甚至不及2018年第一季度3718.10萬元的水平,同時,這也是2007年上市以來半年利潤的新低。
在半年度報告中,全聚德并未公布利潤下滑的原因。但在此前公布的業績快報中,全聚德表示,經營業績減少主要是因為餐飲門店接待人次減少,營收下滑,同時帶動部分上游食品工業收入減少。
早在2018年年報發布時,全聚德就表示,2018年業績的下滑是因為餐飲行業競爭加劇,公司年接待人次同比減少。從數字上看,全聚德在2018年的營業收入較去年減少了8330萬元,但營業總成本在新開8家門店后增加了250萬元,造成凈利率的大幅下降。
與此同時,全聚德的門店也在減少,和去年年底相比減少了5家店。2018年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成員企業(門店)共計121家,包括直營企業46家,加盟企業75家(含海外特許加盟企業7家)。
2019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成員企業(門店)共計116家,包括直營企業46家,加盟企業70家(含海外特許加盟企業7家)。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尚有5只基金產品、2只QFII產品持倉全聚德。而截至2019年半年報,僅剩下2只QFII產品,其中一只就來自全聚德二股東IDG資本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數據來源:Wind
老字號跌落神壇
一邊是大白兔、稻香村、瀘州老窖等老字號被打上網紅、潮流等標簽,另一邊是部分老字號開始滑坡。
同仁堂是中藥行業的老字號。2018年財報顯示,同仁堂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2.09億元,同比增長6.23%;凈利潤11.34億元,同比增長11.49%;經營性現金流19.28億元,同比增長30.92%。
同仁堂年報亦對上一次引發輿論關注的“蜂蜜門”事件有所回應。去年12月,江蘇廣電城市頻道“南京零距離”節目曝光了同仁堂旗下控股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委托生產企業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回收過期蜂蜜的違規行為。
同仁堂蜂業系同仁堂投資的下屬子公司,持股比例為51.29%。今年2月,同仁堂曾發布公告稱,公司違反了《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被處以罰款人民幣1408.82萬元。根據上述處理,預計將減少同仁堂2018年度營業收入約1456.29萬元,減少利潤總額約1.13億元,減少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約5778.65萬元。
跟早前預估的一致,同仁堂在年報中稱,公司考慮未來業務調整及相關資產處置,因銷售退回、召回及停售瓶裝蜜預提的費用、預提的跌價準備、上述處罰及預提補償,減少公司2018年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5778.65萬元。對于“蜂蜜事件”,同仁堂表示:“對于同仁堂蜂業在報告期內出現的問題,公司舉一反三、引以為戒,已按照同仁堂集團的統一部署,將新的一年定位為‘質量提升年’,開展全系統的質量大排查和專項整治工作,切實提升管理,加強管控。公司深刻吸取本次事件帶來的教訓,將加倍嚴格對待品牌管理和質量管理。”
另一家老字號、號稱“藥中茅臺”的東阿阿膠,最近也曝出業績“地雷”。7月14日晚間,東阿阿膠發布業績預告稱,公司上半年盈利1.8億元~2.2億元,同比下滑75%~79%。
對于業績出現大幅下滑,東阿阿膠解釋稱,公司連續12年保持增長,且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20%以上。當前伴隨著企業規模的逐漸擴大,受整體宏觀環境等因素影響,以及市場對阿膠價值回歸的預期逐漸降低,公司下游傳統客戶主動消減庫存,從而導致公司上半年產品銷售同比下降,公司也進入了一個良性盤整期。
據澎湃新聞報道,爆雷前不久的股東大會上,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曾談到:“公司正面臨十幾年來最困難的時刻,阿膠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帶來市場繁榮的同時,背后是市場的混亂,但相信混亂是治理的開始。”秦玉峰認為,治理阿膠市場的混亂大概需要2-3年。
一家企業能否永葆青春是世界性難題,不只存在于中國,也不止存在于A股。希望全聚德們能盡快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