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家動態中保存的發帖紀錄,現在已經被清空。網頁截圖
8月27日,家住廣安門外大街的韓女士在閑魚二手電商平臺上,看中一臺標價11000元的單反相機。她比較后,認為價格合適,便直接拍下這件商品。20分鐘后,賣家卻把錢退了回來。韓女士稱,商家要求她添加微信,線下聯系并交易。“起初我是不愿意的,但商家稱自己著急用錢,走平臺到賬太慢。如果我同意線下交易,可以給我便宜1000元。”韓女士沒有多想,便同意了。
她添加對方微信后,賣家發給她一個付款鏈接。韓女士將1萬元轉給了對方,卻一直沒有收到相機,也沒有顯示物流信息。她通過微信聯系賣家,發現已經被拉黑。韓女士意識到被騙,便報警求助,并把賣家的ID發在網上,提醒其他網友注意。
通過搜索,新京報記者發現,另外一名網友趙先生也反映被該賣家所騙。8月25日,他看上一臺鋼琴,被該賣家以“微信支付便宜600元的”借口騙走8000元錢。事后,他從微信找該賣家,但已經被拉黑。
根據趙先生和韓女士提供的線索,新京報記者在閑魚平臺上找到賣家,但目前該賣家沒有商品出售。賣家顯示所在地為西城區,90后男生,三天前曾來過閑魚。在其動態上可以看到,他曾經發帖“8600元雅馬哈鋼琴”、“11000元佳能單反相機”。記者通過閑魚聯系他,消息一直顯示未讀。
新京報記者從西城警方獲悉,目前已經立案偵查。此外,警方提示市民,網上交易一定要通過正規平臺交易,不要通過微信或者直接轉賬的形式付款,以免造成損失。此外,閑魚客服表示,已經將情況登記,核實后會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