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上市藥企發布一季度“成績單”,抗生素、維生素、特色原料藥等生產商業績大增。資料顯示,富祥股份今年一季度延續增長,凈利潤同比增長50%至70%,盈利8013.59萬元至9082.06萬元。同和藥業一季度凈利潤1579萬元,同比增長253%。
我國是原料藥出口大國,維生素、抗生素、解熱鎮痛類原料藥產量占全球60%以上。截至目前,原料藥生產企業有1500余家,2019年產量300余萬噸,出口100余萬噸。
一季度上市藥企復工復產順利,訂單大增。4月10日,華海藥業發布業績預告,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預計增加6100萬元至8800萬元,同比增長約45%至65%。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是國內制劑及原料藥銷售大幅增長所致。
興業證券表示,3月份原料藥中維生素品種、抗生素中間體、激素類中間體整體走勢上漲,特色原料藥價格整體相對穩定。根據健康網統計顯示,抗生素中間體原料藥舒巴坦酸,2020年3月18日市場報價為680元/千克-700元/千克,過了一周已提升至900元/千克,整體舒巴坦產品價格一直堅挺。
為滿足市場需求,上市公司原料藥企業紛紛加速擴產能。富祥股份是國內最大的舒巴坦供應商,產能約500噸左右。目前,該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西祥太投建的舒巴坦和他唑巴坦配套的上游中間體項目DP3已處于試生產階段,預計下半年投產后可提供200噸他唑巴坦或轉換成對應舒巴坦新產能。
北京鼎臣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史立臣認為,“下游藥企采購原料藥有周期性,一季度原料往往去年年底就已采購完成。隨著市場需求增加,原料藥生產商庫存有限,進入3月份藥企又開始新一輪的采購,導致價格環比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