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各地高考錄取分數線陸續揭曉,廣大考生根據自己的成績,綜合個人愛好、擇業方向等因素填報錄取志愿,選擇心儀的學校和專業。與此同時,一些高校精心設計的錄取通知書效果圖不時在網絡媒體上展示出來,可謂特色鮮明、五彩繽紛、賞心悅目。
精美的錄取通知書很快將飛到學子們的手中,他們將叩開高等學府的大門,開啟大學生活。在即將迎來嶄新的人生階段之際,他們與萬千高校學子一起收獲了一個沉甸甸的“大禮包”。近日,教育部與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于調整完善國家助學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綜合采取多種措施,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減輕貸款學生經濟負擔。這是繼2015年7月國家助學貸款政策調整以來的又一重要舉措,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為廣大學子特別是貧困家庭學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中國夢。
貸款新政贏得點贊無數
“助學貸款的受益者來了,曾就讀于武漢理工大學復合材料專業,目前已畢業工作,貸款也已還完了。雖然中國公辦學校費用不算高,但家庭突遭變故,如果當時沒有助學貸款,我還真可能輟學。”
“作為貧困生,真的超感謝國家政策,獎學金和貸款就能基本解決大學的學費和生活問題,給家里減小了很大壓力。今后一定報效祖國,盡心盡力。”
“我是靠借助學貸款讀的大學,助學貸款讓我大學直面貧困,安心學習。以后我肯定好好報答社會和國家。”
“感謝國家!我就是助學貸款的受益人!感謝這個政策,讓我可以繼續讀書,還有一年就可以畢業了,我一定努力還上的。”
……
近日,在社交媒體“嗶哩嗶哩”上,一則題為《國家助學貸款政策重大調整》的新聞引來眾多圍觀者評論和點贊,其中絕大部分參與者是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受益者,他們紛紛寫下自己的親身經歷,表達對這項政策發自內心的歡迎和感激之情,同時表示,努力回報社會、報效祖國。
上述那則新聞其實就是介紹《通知》的具體內容,將其歸結為3個方面的“重大調整”。一是助學貸款還本期限從3年大幅延長至5年。二是助學貸款期限從學制加13年、最長不超過20年調整為學制加15年、最長不超過22年。三是今年1月1日起,新簽訂合同的助學貸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檔次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減30個基點執行。“兩延一減”足見有關方面對廣大學子的關心、關愛之情和良苦用心。而這一點顯然也為他們捕捉到。有的在留言中寫道,還本寬限期延長2年,每個月還款的壓力小多了,真是體諒他們這些剛畢業的學生。有的推測政策調整的原因,認為可能是有關部門考慮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讓辦理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生們的還款壓力小一些。還有今年即將進入大學就讀的學子興奮地表示,幸逢國家助學貸款新政實施,留言道:“今年7月剛高考完,真是趕上了。”
卅年發展體現民生溫度
國家助學貸款是我國利用金融手段解決貧困家庭學生上學難問題、促進教育公平和支持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高等教育收費制度逐步實施,低收入家庭就學問題凸顯出來。為解決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無力支付學費、生活費等問題,我國制定實施了以財政貼息貸款為手段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助學政策。
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1987年7月,有關部門在總結全國85所高校探索助學貸款工作的基本經驗基礎上,出臺了《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學生實行貸款制度的辦法》,主要用于解決學生生活費用,但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貸款學生的家庭經濟壓力,受到困難學子的歡迎和社會積極評價。1999年6月,在高等教育擴招大背景下,《關于國家助學貸款的管理規定(試行)》付諸實施,在北京、西安等8個城市啟動國家助學貸款試點工作。
2000年,國家連續出臺了《關于助學貸款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助學貸款的補充意見》,明確規定可以采取信用擔保方式申請助學貸款,進一步拓寬了國家助學貸款的申請渠道,國家助學貸款由此在全國范圍內推開,標志著商業銀行發放助學貸款逐步取代了困難學生向學校貸款,國家助學貸款制度初步建立。此后,教育部等下發了《關于切實推進國家助學貸款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實行確保經濟困難學生能夠及時得到國家助學貸款的“四定”“三考核”政策,并調整財政貼息和實行靈活的還本付息方式,加大對落實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據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教育分會副會長白華提供的統計數據,到2002年6月,國家助學貸款累計發放金額達到18.6億元,受惠學生超過100萬名。2006年9月,國家開始啟動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機制等,進一步完善了國家助學貸款制度的相關內容。
2007年8月,國家開始啟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試點工作,標志著國家助學貸款進入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共存,并向以后者為主轉移的階段。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助學貸款政策進一步改進和完善。2014年7月,2015年7月,相關部門連續出臺兩個相關文件,對接研究生教育收費改革,把研究生每年最高貸款額度由6000元提高到12000元;把最長貸款期限從14年延長至20年。今年7月下發的《通知》延續之前的政策邏輯,在還本期限等3方面作出重大調整,進一步體現了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民生溫度。
“應貸盡貸”彰顯鮮明特色
國家助學貸款基本實現了“應貸盡貸”的目標,為中國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起到重要支撐作用,也成就了一代代學子的人生夢想。據統計,從1999年至2019年間,國家助學貸款共計發放近2420億元。
歷時30多年發展,中國助學貸款政策適應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和學生資助工作發展的實際,不斷拓展國家助學貸款的服務面和貸款額度。追蹤其政策的發展脈絡,分析演變的歷程,可以發現具有以下鮮明的特點。
貸款條件逐步放寬,受惠面顯著擴大。白華介紹說,國家助學貸款早期試點階段規定,相關貸款需要提供擔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因其所處的現實環境,難以找到符合規定條件的貸款擔保人,高校由于種種原因不愿意為貧困學生貸款提供風險擔保。很快政策進行了大幅調整,將國家助學貸款變更為無需擔保人的信用貸款并溯及既往。在財政貼息的國家助學貸款的貸款對象上,由全日制本、專科學生擴大至研究生和第二學士學位生。
不斷減輕貸款學生的壓力,加大優惠力度。相關政策的調整很大程度上是圍繞“還款期限”和“利息”兩大核心進行的。在“還款期限”方面,2000年出臺的相關政策規定,貸款學生畢業之日起開始償還,畢業后4年內還清。2004年,相關政策調整為貸款學生畢業1至2年后開始還款,畢業后6年內還清。2015年的政策規定,貸款最長償還期限大幅延長至20年,還本寬限期從2年延長至3年。今年新出臺的政策在還本期限和貸款期限方面進一步延長。在“利息”方面,2004年出臺的相關政策改變了此前在整個貸款合同期間對學生貸款利息給予50%財政補貼的做法,實行借款學生在校期間的貸款利息全部由財政補貼、畢業后全部自付的辦法。近日新出臺的政策規定,自今年1月1日起,新簽訂合同的助學貸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檔次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減30個基點執行。
發揮導向作用,促進人才更加合理布局。根據白華介紹,有關方面,注重發揮國家助學貸款償還方面的政策導向作用,出臺優惠政策,引導人才流動。比如,《高等學校畢業生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暫行辦法》、《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高等學校畢業生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暫行辦法》明確規定,高校應屆畢業生到中西部偏遠地區和基層艱苦單位就業以及應征參軍入伍的學費補償助學貸款代償,極大地激發了畢業生到偏遠地區就業和參軍入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這些地區提供了大量優秀人才,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