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治強引領,站好社會治理“前沿哨”。衡水市高度重視政治引領在社會治理中的決定性、根本性作用,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切實把政治引領貫穿于市域社會治理的全過程。衡水市成立了以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平安衡水建設(社會治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統籌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堅持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一人兼”和“兩委”成員交叉任職,構建起全域覆蓋、規范高效、常態運行的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建立和完善了日常工作機制,加強調查研究,總結各縣市區及各相關單位典型經驗做法,查找薄弱環節,督促工作落實,推動形成衡水特色的社會治理格局。
以德治強教化,增強社會治理“感召力”。衡水市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營造了崇德向善、誠信友愛的良好社會風尚。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衡水市開展了“重溫入黨志愿書、重溫入黨誓詞”活動,鼓勵黨員領導干部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激發愛國愛黨熱情;在122個社區中,衡水市共建立起212個生活服務類、公益慈善類和居民互助類社區社會組織,80%以上的社區建立了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制訂了志愿服務管理制度,形成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局面。
以法治強保障,凝聚社會治理“正能量”。衡水市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把市域社會治理納入法治化軌道,以“法治鄉村”創建活動為載體,重點抓好強化法治宣傳、健全法律服務體系、完善法律服務機制等工作,真正提升群眾法治意識,全面夯實基層社會治理的法治根基。截至6月底,衡水市有4201個行政村完成了“法治鄉村”創建,完成率達到84%。力爭年底實現全覆蓋,實現一村一法律顧問、一村一人民調解隊伍,法治宣傳陣地有力強化,治安防控、網格化服務管理能力顯著提高,矛盾糾紛排調化解能力進一步增強,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全面提升。
以自治強活力,激發社會治理“原動力”。衡水市充分發揮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積極性,進一步加強和支持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建設,健全完善社區治理服務體系,堅持依靠群眾,依法有序組織居民群眾參與社區治理;推廣“黨建+”社區治理模式,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的社區治理體系,以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為切入點,在社區積極開展“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的社區協商活動;完善社區民主議事會、民情懇談會、社區聽證會、社區微信群、社區QQ群等多種協商民主載體,健全社區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制度,不斷推動基層協商民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以智治強支撐,打造社會治理“助推器”。衡水市利用三級綜治中心“雪亮工程”視頻設備和資源,發揮治安巡邏隊伍作用,不間斷開展巡邏防控,點對點進行視頻調度;完善網格化服務管理機制,依托綜治“9+X”信息系統,推動基層社會治理觸角向每個角落延伸,實現大事全網聯動、小事一格解決;加快綜治視聯網、“雪亮工程”等項目建設和應用進度,廣泛推廣“智慧交通”“智慧社區”“智慧鄉村”等智能化社會治理模式,促進社會治理全面提質升級。(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