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修訂的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中關于“風險警示”的規定將于9月12日起實施。樂凱新材和天龍光電將很有可能成為創業板自2009年開板以來的頭兩只“ST”股票。若按“半年營收低于5000萬元,且凈利潤為負值”來排查,目前創業板中有17家上市公司營收低于5000萬元,其中14家扣非前后凈利潤孰低值為負。市場人士認為,“風險警示”的實施或能讓投資者理性投資。
創業板首批ST股來臨樂凱新材、天龍光電在列
9月7日,樂凱新材披露公告稱公司或將持續虧損,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其中,公司熱敏磁票產品全部銷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下屬印刷企業。目前,國鐵集團及其下屬印刷企業停止采購公司熱敏磁票產品,導致公司所處的市場環境發生重大不利變化。
公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熱敏磁票銷售收入占樂凱新材營業收入的比例為70.59%,是公司最主要的產品。此外,今年上半年,受電子客票推廣及新冠疫情影響,以熱敏磁票為主的信息防偽材料銷售收入同比下降60.54%,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54.94%,凈利潤同比下降145.03%。
樂凱新材指出,鑒于公司熱敏磁票產品庫存充足,客戶需求停止,公司“熱敏磁票生產線”已停止生產。截至公告日,公司尚未收到國鐵集團下屬企業上海鐵路印刷有限公司恢復熱敏磁票采購的通知,也未收到任何熱敏磁票訂單。鑒于客票電子化持續推進,國鐵集團及其下屬企業存在永久停止采購公司熱敏磁票產品的可能性。因此,公司“熱敏磁票生產線”繼續處于停產狀態,預計在三個月以內無法恢復生產。
樂凱新材的這種情況觸發了深交所今年修訂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20年修訂)》(下稱“新《上市規則》”)第9.4條第(一)項的相關規定,即“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且預計在三個月以內不能恢復正常”。該條文對創業板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做出了規定。除上述情形外,創業板公司若出現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公司董事會無法正常召開會議并形成董事會決議、公司向控股股東或者其關聯人提供資金或者違反規定程序對外提供擔保且情形嚴重的,以及深交所認定的其他情形,股票將被實施“ST”。
值得注意的是與主板不同,創業板股票被“ST”后,股票漲跌幅限制將不會被下調至5%,而是維持在20%。深交所今年7月10日發布的《關于創業板風險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期股票交易制度安排的通知》,其中規定“創業板風險警示股票漲跌幅限制比例為20%”。
天龍光電被實施“ST”所觸碰的新規條文與樂凱新材相同。天龍光電于9月7日披露公告稱,公司自2018年12月以來持續停工停產,原有單晶爐及多晶爐產品未能獲得市場訂單,生產經營嚴重困難,公司管理層預計在三個月內不能恢復正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雖然公司在謀求新能源電站業務開發、新能源EPC工程業務及風電零配件業務轉型,但由于資金持續緊張,新業務開展時間較短,目前該部分業務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除此以外,天龍光電還存在4個銀行賬戶被凍結,以及子公司上海杰姆斯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資產及經營場地被封,上市公司對其失去控制等風險。
創業板股票這些情形會被ST
樂凱新材和天龍光電,將是A股創業板歷史上,首批被實施ST警示的股票。在此之前,創業板并沒有ST股票。上市公司全部或者主要業務陷入停頓且預計在3個月以內不能恢復正常,不會被ST警示,而是需要至少在每月前5個交易日內披露一次風險提示公告,包括對公司的影響、為消除風險已經和將要采取的措施及有關工作進展情況,直至相關風險消除。
根據2020年6月12日新修訂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出現財務狀況或者其他狀況異常,導致其股票存在終止上市風險,或者投資者難以判斷公司前景,其投資權益可能受到損害的,深交所有權對該公司股票交易實施風險警示。
其中,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即在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的情形,除了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且預計在3個月以內不能恢復正常外,還包括公司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公司董事會無法正常召開會議并形成董事會決議、公司向控股股東或者其關聯人提供資金或者違反規定程序對外提供擔保且情形嚴重等。
對此,機構人士表示,創業板實施風險警示政策,是為了配合注冊制下市場化、嚴監管的需要。在此之前,創業板并沒有ST制度,樂視網、暴風集團、金亞科技等已經退市的創業板公司,直到退市之前也沒有被ST過。對于投資者來說,ST風險警示制度,可以方便投資者識別出有問題的企業,不會再出現樂視網這樣買了之后停牌直接退市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與主板股票被風險警示后漲跌幅限制比例從10%調整為5%不同的是,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交易特別規定》第2.1條的規定,創業板股票被實施風險警示后,漲跌幅限制比例仍然為20%。
對于創業板股票漲跌幅20%,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對創業板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因為大部分股票當天波動一般都不超過10%;放寬到20%之后,能夠達到10%以上波動的股票會是少數。
注冊制下新《上市規則》的變化
與之前相比,注冊制下的新《上市規則》發生了較大變化,尤其是在退市指標和退市流程上。
一方面,豐富和完善了退市指標,財務類指標全面交叉適用,同時豐富了交易類指標。比如將原來的“凈利潤連續虧損”指標調整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的凈利潤為負+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的復合指標。由此,上市公司將無法再通過突擊交易、政府補助、賣房賣地處置資產等方式規避虧損進行保殼,堵上“不死鳥”的漏洞。
另一方面,2020年3月新《證券法》正式生效實施,取消了暫停上市等規定,明確由交易所制定退市相關業務規則。為了精簡退市流程,新《上市規則》取消了暫停上市、恢復上市的環節。以往在暫停上市期間,投資者沒有交易機會,公司也往往無法在短期內恢復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但公司方面卻覬覦通過不合理乃至違規的交易或財務處理尋求恢復上市,平添退市阻力,引發惡意炒作。同時,對交易類退市不再設置退市整理期,避免退市整理期間30個交易日內的市場炒作和股價波動引發的質疑,實現市場化機制下的快速出清。而正是由于取消了暫停上市,為了充分揭示風險,新《上市規則》對財務類、規范類、重大違法類退市設置了退市風險警示(即*ST制度),強化風險預警。
市場人士表示,本次退市制度修訂,是在前期科創板退市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又往前走了一步,進一步理順退市指標和程序,符合市場化、法制化的改革方向,為下一步全市場退市制度改革提供了經驗。
“退市警示風險”高危公司
除前述提及的“其他風險警示”外,創業板新規中對退市風險警示亦有規定。其中,在財務類退市風險警示方面,上市公司若出現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等其中一種情形,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
值得注意的是與主板不同,創業板采取了營收和凈利潤相結合的指標體系,而且凈利潤采取“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為準”的標準。在上述規定下,一些上市公司連續多年扣非后虧損卻不需要進行風險警示的漏洞將被堵上。
上述財務類退市風險警示將以2020年度為第一個會計年度起算。若按“半年營收低于5000萬元,且凈利潤為負值”來排查,目前創業板中存在17家上市公司營收低于5000萬元,其中14家扣非前后凈利潤孰低值為負。這14家公司包括吉艾科技(300309)、天龍光電(300029)、邦訊技術(300312)、堅瑞沃能(300116)、米奧會展(300795)、西域旅游(300859)、中科海訊(300810)、聆達股份(300125)、文化長城(300089)、理工光科(300557)、程曦航空(300581)、華辰裝備(300809)、左江科技(300799)、達志科技(300530)。
此外,在眾多創業板股中,類似天龍光電、樂凱新材一樣,面臨業績困境的公司還有不少。單2019年度,就有24只創業板股凈利潤虧損超10億元。將時間延長,2018年度、2019年度凈利潤連續虧損的公司共有31家,近期妖股天山生物名列其中。
根據今年半年報數據,在業績連續虧損的創業板股中,今年上半年有14只凈利潤為虧損狀態,包括華誼兄弟、聯建光電、唐德影視、聯創股份、文化長城等。其中華誼兄弟虧損金額最多,達到2.31億元。公司方面表示,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全國所有影院暫停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相比存在較大程度的下滑,公司在落實疫情防控舉措,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有序復工復產,繼續參與并孵化電影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