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利空消息使特斯拉大跌
特斯拉的重要股東蘇格蘭投資基金Baillie Gifford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文件顯示,其被動持股比例從去年12月31日的7.67%降至4.25%。
Baillie Gifford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其仍然是特斯拉的長期“信徒”,減持只是由于投資組合的限制。“如果特斯拉的股價出現大幅下滑,我們仍將非常樂意看見這樣的加倉機會。”不過,聲明也表達了對特斯拉股價的擔憂,“特斯拉對外大規模融資不再有任何困難,但股價方面或有大調整。”
此外,特斯拉宣布將拋售高達50億美元的股票,“用于進一步加強資產負債表以及一般公司的用途”。特斯拉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顯示,這些股票將“不時”以“市價”出售。
本周一(美東時間8月31日),特斯拉股價一度超過500美元,值突破4600億美元,超過Visa成為市值排名第七的美國上市企業。不斷增加的市值,也使得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成為全球第三富豪,僅次于亞馬遜CEO杰夫·貝佐斯和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
8月11日,特斯拉提交了“1拆5”的拆股計劃。8月28日收盤后,特斯拉投資者所持有的每一股股票變成五股。自8月宣布拆分股票計劃后,特斯拉的股價上漲超60%。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累計上漲了近500%,市值增加了近12倍,超過了豐田汽車公司和福特汽車公司的總和,占全球12家最大汽車制造商集團總市值的41%。
有分析認為,2020年,特斯拉股票因其新的超級工廠、Model Y的發布以及對電動皮卡Cyber truck、電動半掛式卡車Tesla Semi、電池和自主性發展等項目的進展預期不斷上漲。
據統計,一份有36位分析師參與的調查顯示,81%的分析師不建議買入特斯拉股票。在36位受調查的分析師中,有半數分析師的給出中性評級,11位分析師給出賣出評級;所有分析師的平均目標價為261.85美元。
A股的特斯拉概念還有機會嗎?
受到特斯拉股價大跌的影響,A股市場上,特斯拉概念股今日跌幅居前,截至午間收盤,科大智能、秀強股份、雙飛股份、華昌達等跌超7%。
51家特斯拉概念股的半年報中,40%的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有業內專家稱,相比其它整車公司,特斯拉產業鏈具有穩定性強、毛利率高、價值量大等特點,中國公司低成本的優勢決定了其在特斯拉產業鏈中的優勢地位。
招商證券表示,特斯拉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追求技術領先-追求產能及利潤-追求市場份額-追求壟斷地位及穩定利潤,2019年公司仍然處在三四階段過渡期。當前,特斯拉已經進入發展的第四階段:追求壟斷地位及穩定利潤。國內特斯拉產業鏈將充分享受紅利,優質公司會持續拿到Model3、Model Y訂單。特斯拉產業鏈具有穩定性強、毛利率高、價值量大等特點,中國企業成本低的優勢決定了其特斯拉產業鏈中的霸主地位,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鏈公司有望享受長期爬坡紅利,推薦特斯拉產業鏈投資機會。
在興業證券看來,對比蘋果產業鏈的黃金十年,目前特斯拉產業鏈相當于蘋果產業鏈的前期。產業鏈的上漲來自于特斯拉銷量的高預期對估值的拉動。特斯拉后續的產業鏈機會將體現在特斯拉定義的新產品趨勢在中期孕育的新一波機會,以及特斯拉后續圍繞汽車生態圈拓展帶來的新機會。受益于Model3、Model Y爆款車型的持續熱銷和產能擴張,預計特斯拉2020年全年交付量達53萬輛、2021年為90萬輛,將刺激特斯拉盈利水平實現大幅增長。國內特斯拉產業鏈將充分享受紅利,優質公司會持續拿到Model 3、Model Y訂單。
開源證券指出,特斯拉國產、造車新勢力快速跟進,推動國內汽車產業鏈重構特斯拉的顛覆性創新和成功給國內造車新勢力帶來了極大的示范效應和競爭效應。經過幾年時間的成長,國內造車新勢力已有頭部企業小鵬、蔚來、威馬、理想脫穎而出,均推出了優質主打車型且成功量產交付。同時特斯拉實現國產化并將帶動了整體產業鏈的國產化。隨著國產特斯拉的放量以及產業鏈的國產化,疊加造車新勢力的快速跟進,國內汽車產業將加速向智能化、電動化方向升級,推動國內汽車產業鏈的重構。
該機構進一步表示,傳統汽車零部件的核心在發動機和變速箱,國內整車和零部件廠商由于發展起步晚、技術積累少,在核心零部件領域缺乏話語權。因而國內汽車零部件廠商在全球產業鏈的地位較低,缺乏大型全球影響力的零部件廠商。特斯拉引領的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推動汽車核心零部件由發動機轉為全新的“三電系統”和自動駕駛等智能模塊,給國內零部件廠商帶來彎道超車的機會。同時未來汽車產品的升級更多的是“三電系統”和智能化服務的升級。核心零部件的轉變以及模塊化的設計將使得國內零部件廠商的產業鏈地位大幅提升,有望實現破殼重生。重點推薦滲透率持續提升并且處于不斷升級的智能化模塊零部件的投資機會,包括域控制器、智能座艙、功率半導體、儲存芯片、高精度地圖等方向。受益標的德賽西威、中科創達、斯達半導、北京君正、四維圖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