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創業板上市委第27次審議會議結果出爐,3家首發1家可轉債發行均“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大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總部總經理李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創業板各方面審核工作是按程序、按規則正常推進的。”
從更長的時間跨度上看,自7月13日創業板上市委審議會議結果發布的第1次到第27次約72天,簡單計算,平均間隔為2.6天,相關公告一直及時更新。
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上市審核信息公開網站數據顯示,截至9月23日15點30分,正常推進審核的202家公司中,16家已受理,142家已問詢,17家通過上市委會議,1家暫緩審議,26家成功提交注冊。此外,記者注意到,近期一些企業項目狀態更新為“中止”,根據公開披露信息,絕大多數企業如艾錄股份等,是“因發行人及保薦人更新財務資料,主動申請中止上市審核程序”。
一些企業項目狀態更新為“中止”是否正常?李娜表示,這主要原因還是財報時效問題,跟注冊制初期發行人集中申報受理有關,那時候招股說明書等材料引用的是2019年年報數據,目前面臨時效過期。
創業板首發注冊辦法第四十四條、創業板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五十七條等規定,招股書引用的財務報表在其最近一期截止日后六個月內有效,特殊情況下可申請適當延長,但不超過三個月。也就是說,部分企業申報財務報表最近一期截止日為2019年12月31日,在9月30日后將失效,公司出于更新財報的考慮,主動申請中止審核,理由正當,符合創業板首發審核規則的要求。
李娜告訴記者,主動申請中止審核,是符合創業板首發審核規則的正當需求。根據規則,這些公司需要及時對財務資料進行更新補充。在中止審核后3個月內更新財務資料,企業是可以隨時申請恢復發行上市審核的,項目審核進度是可預期的。
記者注意到,前期因保薦人被暫停資格等原因申請中止的恒輝安防、霍普建筑設計、金埔園林、亞香香料等公司更換保薦人后已恢復發行上市審核。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張海冰認為,能夠重新恢復上市審核,表明發行人基本面沒有實質性變化,前期中止主要是因為一些技術性因素。
“這都是創業板IPO審核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不存在監管環境或者審核標準變化的問題。”李娜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