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金融對外開放的重要領域,日前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陸家嘴國際再保險會議,成為今年全球唯一線下召開的國際再保險交易商年會。與會人士認為,加強國際再保險合作,有利于風險治理的全球協作。正在崛起的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將為行業提供更多基于數字科技的基礎設施產品。
再保險具備國際化的天然屬性,在國際合作大背景下,今年以來中國分出保費的增速遠超同期直保保費的增速。“封閉環境下不可能培養出有競爭力的再保險市場。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只有依靠境內外機構共同合作,才能建設好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上海保險交易所董事長曾于瑾表示。
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核心承載區,陸家嘴金融城集聚了約240家保險機構,這些機構管理的保險資產規模約占全國的50%。今年7月,總部位于陸家嘴的信利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獲監管部門批準,成功轉型成為全國第一家外資再保險法人機構。
中國銀保監會印發的《推動財產保險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也提出,完善上海陸家嘴國際再保險會議交流機制功能,推進再保險中心建設。
上海保險交易所在會議上聯合多家機構共同成立了保險區塊鏈創新中心。曾于瑾表示,將以再保險區塊鏈標準制定為切入點,持續推進區塊鏈技術在保險行業的規范化、規模化應用,助力上海再保險中心和科技中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