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浙江衢州,當地干部群眾拱手作揖隨處可見。這一動作,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持社交距離的需要,更生動直觀地呈現出“衢州有禮”的人文傳承,讓品牌具有了生動直觀的傳播性,推動衢州品牌深入人心、廣為認知。
衢州有禮,“禮”從何來?
衢州地處浙江西部,是傳統的農業大市。作為南孔一脈繁衍生息之地,千百年來,深受儒家文化影響。人們形容衢州文化是不溫不火、不急不慢、不爭不搶,衢州人的個性脾氣、為人處世,更多了一份勤勉、謙和與低調。
衢州市委書記徐文光認為,打造獨具個性的城市品牌,是弘揚文化、營造氛圍、推進發展的現實需要。“哪個城市文化底蘊深、歸屬感強,哪個城市就有可能更好地吸引資源要素、集聚人才資金,處于競爭的有利地位。而這種文化,最終將通過品牌得以集中呈現。”徐文光說。
那么,衢州城市品牌的核心價值究竟何在?
衢州在認真分析研究后,決定從“禮”出發,打造“一座最有禮的城市”。“南孔圣地·衢州有禮”的城市品牌由此面世。在符號體系上,則構建起孔子行作揖禮手勢的品牌主形象。
城市品牌打造專班副主任吳良軍解釋,“衢州有禮”的內涵十分豐富:一是對自然有禮,對自然有敬畏之心,保護好衢州優良的自然生態;二是對社會有禮,就是人與人之間,對他人、客商、所有人都文明有禮,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三是對歷史有禮,就是把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挖掘好、發揚好,實現南孔文化復興、南孔古城復興;四是對未來有禮,就是把握未來發展趨勢,加大對外開放協作力度,大力培育新經濟、新動能,建設活力新衢州。
完成頂層設計之后,衢州在全市進行整合,把品牌、口號、資源統起來,把市級和各縣(市、區)統起來,“天下龍游”“運動柯城”“錦繡江山”等縣域品牌全部集中在“衢州有禮”之下,實現一體設計、一體策劃、一體傳播,形成了強大的合力。
不管你走到衢州的城市和鄉村,都能領略到“衢州有禮”的品牌風采。一時間,時時有禮、處處有禮,整個衢州處在“禮”的密集覆蓋之下。
衢州有禮,“禮”為何物?
“三衢味”是衢州的另一個品牌,這一衢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盡管早在2016年就已經注冊,但沒有進行相應的文化內涵挖掘和形象體系設計,因此在提升產品附加值等方面一直難有作為。“衢州有禮”的橫空出世,讓“三衢味”的重塑找到了目標,找到了方向:衢州的“禮”,不僅包含了文創、旅游、大健康等產業,農產品更是題中應有之義。
衢州培育出糧油、柑橘、畜禽、蔬菜、食用菌等八大農業支柱產業,并擁有19個“中國特產之鄉”稱號,但“三衢味”究竟是什么“味”?與其他地方相比,衢州農產品的個性和差異表現在哪里?如何借助“南孔圣地·衢州有禮”賦予“三衢味”以文化內涵?
打開“大門”的“鑰匙”,就在“三衢味”的核心價值。一方面,這一核心價值必須體現衢州南孔文化的內涵,另一方面,必須與衢州的自然環境、農產品特色相一致。換一個說法:“三衢味”盡管和“衢州有禮”是兩個品牌,但兩者之間應該緊密關聯。這種關聯必須通過核心價值的提煉,進行巧妙的銜接、自然的過渡。
衢州的農產品,不僅產自真山水,具有真性情,屬于真食材,難忘真滋味,而且,深刻傳承了儒家文化的內涵,表達了衢州農產品與眾不同的特征。“真”與“禮”互為里表,“禮”是“真”的外化,“真”為“禮”的內涵。“真”與“禮”之間,不是相互脫節的各自表達,而是融為一體的相互支撐。
“‘三衢味’,衢州有真味!”的品牌口號由此問世。不僅傳遞出衢州農產品的內涵特征,同時也體現了追求人生真諦的一種消費判斷。更耐人尋味的,是在兩個品牌之間,實現了核心價值的巧妙銜接。
協同傳播,相得益彰
“衢州有禮”與“三衢味”的價值溝通,讓品牌資源協同共享找到了路徑。但要真正形成品牌合力,整合各方面的資源、進行統一的傳播推廣必不可少。
“三衢味”品牌管理由衢州市供銷社負責,“衢州有禮”的傳播則由衢州市委宣傳部負責,為了杜絕“兩張皮”現象,衢州致力于構建長效協同傳播機制。
在“衢州有禮”城市品牌各項推廣活動中,將“三衢味”品牌元素和產品融入其中,多媒體、多渠道和多形式宣傳推廣“三衢味”,一方面,帶動“三衢味”品牌走向全國,另一方面,也通過“三衢味”,讓消費者對“衢州有禮”達成深入的理解。
在渠道層面,衢州市供銷社與當地國企東方集團合作,共同組建品牌運營公司,利用其全覆蓋的酒店、超市系統,進行“三衢味”產品的落地推廣。俗話說,渠道和貨架是最佳的品牌推廣場所。人們看見,在“三衢味”開設的數十家門店中,“衢州有禮”的品牌形象和口號同樣赫然在目。兩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用門店和渠道優勢,協同傳播,相得益彰。
2020年,衢州計劃舉辦“禮遇北上廣·衢州城市品牌宣傳周”和全國重點城市的“城市品牌云推介”,已將“三衢味”營銷納入到了系列活動之中;在建立城市品牌產品代言體系中,“三衢味”品牌產品將被優先考量;“衢州有禮”集體商標,將引導和鼓勵“三衢味”產品企業優先使用;在“衢州有禮”號高鐵列車的小桌板上,也將出現“三衢味”系列產品。